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第8-10页 |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8-9页 |
·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 | 第9-10页 |
·UASB 工艺和颗粒污泥 | 第10-13页 |
·UASB 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UASB 反应器的优点 | 第12页 |
·厌氧颗粒污泥 | 第12页 |
·UASB 反应器中形成颗粒污泥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和无机成分 | 第13页 |
·硫酸盐、氨氮对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 | 第13-15页 |
·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 | 第13-14页 |
·SRB 和MPB 对氢的竞争性利用 | 第14页 |
·硫化氢的毒性 | 第14页 |
·MPB 和SRB 所占的电子流比 | 第14-15页 |
·氨氮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 | 第15页 |
·含高浓度硫酸盐、氨氮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UASB 反应器的启动 | 第18-28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设备 | 第19页 |
·废水水质 | 第19-20页 |
·接种污泥 | 第20页 |
·工艺流程 | 第20页 |
·分析项目和方法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 | 第22-23页 |
·CODcr 值随时间的变化 | 第23页 |
·硫酸盐浓度的变化 | 第23-24页 |
·总磷、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24-25页 |
·碱度的变化 | 第25-26页 |
·甲烷产量的变化情况 | 第26页 |
·反应器的水力负荷和污泥颗粒化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硫酸盐和氨氮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废水水质 | 第28页 |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第28页 |
·分析测试项目、方法与仪器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硫酸盐、CODcr 去除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U_1出水DS、FS 及VFA 含量的变化 | 第30-32页 |
·基质产甲烷率的变化 | 第32页 |
·SRB 和MPB 之间的基质竞争 | 第32-33页 |
·硫酸盐、氨氮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第33-34页 |
·大型反应器运行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反应器在常温、低C/N、偏碱性条件下的运行研究 | 第36-42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装置 | 第36页 |
·实验用水 | 第36页 |
·分析测试项目、方法与仪器 | 第36页 |
·接种污泥及反应器的启动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碱度及pH 值的变化 | 第37-38页 |
·CODcr 去除率的变化 | 第38页 |
·氨氮浓度及C/N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40页 |
·总磷含量的变化 | 第40页 |
·污泥颗粒化及反应器的产气情况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UASB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研究 | 第42-49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废水水质 | 第42页 |
·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 | 第42页 |
·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颗粒污泥中的金属元素分析 | 第43-44页 |
·颗粒污泥的扫描电镜照片 | 第44-46页 |
·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 | 第46页 |
·两段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 | 第46-47页 |
·不同时期颗粒污泥的VSS/SS 值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9-5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一 | 第57-58页 |
附录二 | 第58-60页 |
附录三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