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钛酸纳米管制备高性能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1 绪论第14-44页
   ·引言第14-15页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5-16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5-16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17页
   ·钛酸锂的研究进展第17-26页
     ·钛酸锂的结构和插锂机制第17-19页
     ·钛酸锂的合成方法第19-22页
     ·钛酸锂倍率性能的改善途径第22-26页
   ·TiO_2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第26-33页
     ·特殊形貌纳米二氧化钛第27-28页
     ·掺杂二氧化钛第28-30页
     ·包覆二氧化钛第30-33页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36页
     ·选题依据第33-35页
     ·研究内容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4页
2 实验部分第44-50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4-45页
     ·实验试剂第44页
     ·实验仪器第44-45页
   ·材料及电极的制备第45-46页
     ·纳米管钛酸(NTA)的制备第45页
     ·钛酸锂前驱体的制备第45页
     ·电极的制备第45-46页
   ·样品表征第46-47页
     ·XRD射线衍射表征第46页
     ·SEM表征第46-47页
     ·TEM表征第47页
     ·XPS表征第47页
     ·BET测试第47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7-49页
     ·恒流充放电第47-48页
     ·循环伏安第48页
     ·交流阻抗第48页
     ·测试电池磨具第48-49页
   ·样品可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9-50页
     ·可见光催化氧化丙烯评价实验第49-50页
3 高能球磨法制备Li_4Ti_5O_(12)/TiN复合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50-64页
   ·引言第50-51页
   ·实验部分第51页
     ·Li_4Ti_5O_(12)的制备第51页
     ·Li_4Ti_5O_(12)/TiN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1页
     ·Li_4Ti_5O_(12)/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形貌分析第51-53页
     ·XRD分析第53-54页
     ·XPS分析第54页
     ·充放电曲线分析第54-56页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分析第56-57页
     ·循环伏安分析第57-59页
     ·交流阻抗分析第59-61页
   ·小结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4 CN和TiN复合导电网络包覆钛酸锂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64-82页
   ·引言第64-65页
   ·实验部分第65-66页
     ·LTO@TiN@CN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8页
     ·XRD分析第66-67页
     ·形貌分析第67-68页
     ·复合结构的XPS及形成过程分析第68-70页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0-78页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5 TiO_2/CN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82-96页
   ·引言第82-83页
   ·实验部分第83页
     ·TiO_2/CN复合结构的制备第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XRD分析第83-84页
     ·形貌分析第84-86页
     ·BET分析第86-87页
     ·XPS分析第87-88页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88-92页
     ·充放电曲线分析第88-89页
     ·倍率性能和循环分析第89-90页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析第90-92页
   ·小结第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6 氧化物-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96-112页
   ·引言第96-97页
   ·氧化镇-锐钱矿二氧化I太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裡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97-104页
     ·实验部分第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本节小结第104页
   ·氧化镧-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104-109页
     ·实验部分第104页
     ·结果与讨论第104-108页
     ·本节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7 新型TiO_2(第三代)的结构、光性质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第112-126页
   ·引言第112-113页
   ·实验部分第113页
     ·新型TiO_2(A)的制备第113页
     ·PtO_2/PdO担载的新型TiO_2(A)的制备第113页
     ·Pt/Pd担载的新型TiO_2(A)的制备第113页
   ·结果与讨论第113-122页
     ·新型TiO_2的结构第113-114页
     ·新型TiO_2的光学及光催化性质第114-116页
     ·表面重构和电子陷阱第116-117页
     ·外来电子陷阱第117-122页
   ·小结第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结论和展望第126-130页
 结论第126-127页
 展望第127-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DO12基因调节铁营养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棉花黄萎病菌诱导陆地棉和野生棉差异表达分析及抗病相关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