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uC/OS Ⅱ与嵌入式TCP/IP协议的发展状况 | 第7-9页 |
| 1.2 在uC/OS Ⅱ上实现TCP/IP协议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2章 uC/OS Ⅱ系统分析与移植 | 第13-17页 |
| 2.1 uC/OS Ⅱ操作系统概述 | 第13-15页 |
| 2.2 uC/OS Ⅱ文件结构与硬件关系 | 第15页 |
| 2.3 系统的调度时机 | 第15-16页 |
| 2.4 uC/OS Ⅱ在80x86上的移植 | 第16-17页 |
| 第3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总体设计 | 第17-25页 |
| 3.1 实际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 3.2 系统基本框架设计 | 第18-19页 |
| 3.3 进程模型的确定 | 第19-21页 |
| 3.4 uTCP与应用程序的结合方式 | 第21页 |
| 3.5 数据缓冲区结构总体设计 | 第21-22页 |
| 3.6 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总体设计 | 第22-23页 |
| 3.7 网络接口对象总体设计 | 第23-25页 |
| 第4章 网络接口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25-34页 |
| 4.1 接口芯片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 4.2 以太网帧格式与收发帧格式 | 第26-27页 |
| 4.3 RTL8019AS寄存器地址映射图 | 第27页 |
| 4.4 MAC地址的加载 | 第27-28页 |
| 4.5 网卡驱动程序设计 | 第28-34页 |
| 第5章 嵌入式TCP/IP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34-74页 |
| 5.1 数据缓冲区的设计 | 第34-38页 |
| 5.2 网络接口对象设计 | 第38-40页 |
| 5.3 ARP协议设计 | 第40-47页 |
| 5.4 IP协议设计 | 第47-50页 |
| 5.5 ICMP协议设计 | 第50-52页 |
| 5.6 UDP协议设计 | 第52-60页 |
| 5.7 TCP协议设计 | 第60-72页 |
| 5.8 SOCKET API接口实现 | 第72-74页 |
| 第6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测试 | 第74-79页 |
| 6.1 测试内容 | 第74页 |
| 6.2 测试环境 | 第74-75页 |
| 6.3 测试过程 | 第75-77页 |
| 6.4 测试结论 | 第77-79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文章发表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 uTCP Socket API | 第84-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