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紫外线诱变改良重寄生链霉菌PR和F46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5页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第10-11页
   ·放线菌资源第11-15页
     ·放线菌杀菌剂生产工艺的发展第11页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放线菌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第13-15页
     ·放线菌作为生防制剂应用前景展望第15页
   ·重寄生放线菌第15-16页
   ·放线菌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放线菌的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第16-17页
     ·放线菌诱变育种的意义第17-18页
     ·放线菌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第18-23页
   ·结语第23页
   ·论文的目的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试验材料第25-26页
     ·菌种第25页
     ·所用培养基第25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29页
     ·PR和F46紫外诱导菌株的获得第26页
     ·诱变菌株离体生物学活性测定第26-27页
     ·对杀菌剂的抗性测定第27页
     ·诱变菌株的生态学习性第27-28页
     ·对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菌株PR和F46的紫外诱导第29页
   ·诱变菌株离体生物学活性的测定第29-33页
     ·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形态学比较第29-30页
     ·诱变菌株产孢能力及菌丝生长量第30页
     ·重寄生能力的确定第30-31页
     ·诱变菌株重寄生能力及其产孢量的稳定性第31-32页
     ·诱变菌株抗菌谱确定第32页
     ·诱变菌株对靶标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第32-33页
   ·诱变菌株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第33页
   ·诱变菌株的生态学习性观察第33-36页
     ·存活能力测定第33-35页
     ·在植物体内的定殖能力测定第35-36页
   ·对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第36-38页
第四章 结论第38-39页
第五章 讨论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9页
附图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G的刀具CAD系统开发及三维参数化零件库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