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TV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2 TV重回技术之巅 | 第10-11页 |
1.3 TV产业开始演绎另一种新的全球竞争格局 | 第11-12页 |
1.4 TV未来方向与中国的竞争力 | 第12页 |
1.5 商机属于先行者 | 第12-13页 |
1.6 希望属于中国厂商 | 第13-14页 |
1.7 数字电视市场规模 | 第14-15页 |
第2章 关于品牌的概念 | 第15-23页 |
2.1 品牌 | 第15页 |
2.2 品牌的作用 | 第15-17页 |
2.3 品牌的定位 | 第17-18页 |
2.3.1 品牌定位概念 | 第17页 |
2.3.2 品牌定位的意义 | 第17-18页 |
2.3.3 品牌定位的标准 | 第18页 |
2.4 品牌行销四步 | 第18-20页 |
2.5 品牌行销四大要素 | 第20页 |
2.6 品牌传播 | 第20-21页 |
2.7 质量为核心竞争力 | 第21-23页 |
第3章 冠捷电子企业简介 | 第23-26页 |
3.1 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历使 | 第23页 |
3.2 冠捷已取得的成就 | 第23-25页 |
3.3 北京东方冠捷电子有限公司 | 第25-26页 |
第4章 AOC企业 SWOT分析 | 第26-34页 |
4.1 企业内部优势 | 第26-31页 |
4.1.1 低成本制造 | 第26-27页 |
4.1.2 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 第27-28页 |
4.1.3 营销模式创新能力 | 第28页 |
4.1.4 雄厚的技术底蕴及营销能力 | 第28-29页 |
4.1.5 完善的服务体系 | 第29-30页 |
4.1.6 高质量的品质保证 | 第30-31页 |
4.2 AOC的内部劣势 | 第31页 |
4.2.1 家电渠道不完善 | 第31页 |
4.2.2 AOC在 CE类电子消费领域品牌度不高 | 第31页 |
4.3 外部的市场机会 | 第31-33页 |
4.3.1 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 | 第31-32页 |
4.3.2 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 第32-33页 |
4.4 外部威胁 | 第33-34页 |
4.4.1 竞争对手的渠道威胁 | 第33页 |
4.4.2 竞争对手的强势品牌威胁 | 第33-34页 |
第5章 行业竞争分析 | 第34-43页 |
5.1 行业内部竞争对手分析 | 第34-37页 |
5.1.1 日韩系企业及欧美系 | 第34-35页 |
5.1.2 国内知名品牌企业 | 第35-37页 |
5.2 平板显示屏供应分析 | 第37-38页 |
5.2.1 全球显示屏供应 | 第37页 |
5.2.2 中国平板液晶显示屏供应 | 第37-38页 |
5.3 液晶电视买方市场分析 | 第38-39页 |
5.4 平板液晶电视替代品 | 第39-41页 |
5.5 潜在的进入者 | 第41-43页 |
第6章 AOC平板电视品牌营销策略 | 第43-60页 |
6.1 AOC品牌战略定位 | 第43-44页 |
6.2 AOC平板电视牌定位 | 第44-45页 |
6.3 AOC自有品牌战略发布 | 第45-47页 |
6.3.1 AOC品牌 LOGO颜色创新 | 第46-47页 |
6.3.2 AOC品牌价值理念 | 第47页 |
6.4 AOC布局 CE建立 PDP及 LCD生产线 | 第47-49页 |
6.5 树立品牌形象的的宣传活动 | 第49-50页 |
6.5.1 体育营销提升品牌 | 第49-50页 |
6.6 AOC平板电视产品组合 | 第50-51页 |
6.7 价格定位 | 第51-52页 |
6.8 卖场终端形象设计 | 第52-53页 |
6.8.1 建立完善形象店 | 第52-53页 |
6.9 AOC品牌推广 | 第53-56页 |
6.9.1 AOC营销模式创新 | 第54-56页 |
6.10 渠道策略 | 第56-59页 |
6.10.1 AOC与 TCL进行渠道合作 | 第58-59页 |
6.11 AOC五星级服务 | 第59-60页 |
第7章 AOC整合营销策略 | 第60-63页 |
7.1 整合营销 | 第60页 |
7.2 整合营销传播手段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