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2 隐性资源可视化原理初探 | 第17-27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概念的再认识 | 第17-20页 |
·隐性资源特性分析 | 第17-18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 | 第18-19页 |
·隐性资源存在形态 | 第19-20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原则和作用 | 第20-21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原则 | 第20-21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作用 | 第21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GOUV逻辑过程 | 第21-24页 |
·隐性资源获取(Get) | 第22页 |
·隐性资源组织(Organization) | 第22-23页 |
·隐性资源利用(Using) | 第23页 |
·隐性资源可视(Visualization) | 第23-24页 |
·隐性资源可视化评估 | 第24-26页 |
·隐性资源存量 | 第24-25页 |
·隐性资源结构 | 第25页 |
·隐性资源运用能力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隐性资源可视化ISLPE渐进方法 | 第27-34页 |
·ISLPE渐进方法原理 | 第27-28页 |
·ISLPE渐进方法应用 | 第28-31页 |
·想法(Idea) | 第29页 |
·草图(Sketch) | 第29页 |
·逻辑模型(Logic model) | 第29-30页 |
·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 | 第30-31页 |
·可执行方案(Excursion Schedule) | 第31页 |
·ISLPE与GOUV的关联关系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隐性资源可视化的成效导向研究 | 第34-41页 |
·成效思路 | 第34-36页 |
·成效问题 | 第34-35页 |
·成效导向隐性资源可视化 | 第35-36页 |
·成效导向实施过程 | 第36-38页 |
·定位(Positioning) | 第36页 |
·目标(Target) | 第36-37页 |
·资源(Resources) | 第37-38页 |
·结构化(Structure) | 第38页 |
·零缺陷(Zero Fault) | 第38页 |
·成效导向原则 | 第38-39页 |
·成效性原则 | 第38-39页 |
·功能整合原则 | 第39页 |
·实践性原则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5 实例研究 | 第41-49页 |
·项目背景 | 第41页 |
·项目开展 | 第41-47页 |
·项目定位 | 第41页 |
·项目目标 | 第41-42页 |
·项目执行 | 第42-47页 |
·信息需求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