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香料及化妆品工业论文--合成香料论文

杉木心材精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杉木简介第11-12页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第12-15页
     ·植物精油的定义及理化性质第12页
     ·杉木及杉木精油的化学成分第12-13页
     ·杉木精油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第13页
     ·精油的提取方法第13-15页
       ·传统的提取方法第13-14页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CO_2-SFE)第14-15页
     ·杉木精油成分分析鉴定方法第15页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第15-20页
     ·植物精油的药理作用第15-16页
     ·植物精油抗螨活性第16页
     ·植物精油的抗白蚁性第16-17页
     ·植物精油的抗细菌、抗霉菌作用第17-18页
     ·精油化学结构与其抑菌关系第18页
     ·植物精油的杀菌作用机理第18-20页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试剂第21-2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测试菌种第21页
   ·培养基第21页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第21页
     ·PDA培养基第21页
   ·试验试剂第21-22页
   ·仪器与设备第22-23页
3 实验方法第23-28页
   ·杉木心材精油的提取第23页
     ·液料比对杉木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第23页
     ·时间对杉木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第23页
     ·最佳蒸馏杉木精油条件的正交实验第23页
   ·抑菌试验方法第23-26页
     ·琼脂扩散纸片法第23-24页
       ·测试溶液的配制第23页
       ·测试菌种的选择第23-24页
       ·菌悬液和含菌培养皿的制备第24页
       ·抑菌试验第24页
     ·杉木精油抑菌效力的测定第24页
     ·杉木精油对各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24-25页
     ·杉木精油的抑菌时间与抑菌率的关系第25页
     ·杉木精油稀释溶液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第25页
     ·培养基活性pH值对杉木精油抗菌效力的影响第25-26页
     ·食盐对杉木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第26页
     ·蔗糖对杉木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第26页
   ·杉木精油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抗菌实验第26-27页
     ·杉木精油活性成分的分离--柱层析法第26-27页
       ·硅胶薄层层析板的铺制第26页
       ·薄层的展开第26-27页
     ·杉木精油各分离部抗菌性实验第27页
   ·杉木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第27-28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27页
     ·质谱条件第27页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测定第27页
     ·数据处理与质谱检索第27-28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8-42页
   ·杉木心材精油提取结果第28-29页
   ·杉木精油的抑菌试验第29-37页
     ·杉木精油对各种测试菌的作用效果第29-31页
     ·杉木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效果第31-32页
     ·杉木精油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第32-33页
     ·杉木精油的抑菌时间与抑菌率的关系第33页
     ·pH值对杉木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食盐对杉木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第34-35页
     ·蔗糖对杉木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第35页
     ·杉木心材精油各分离部的抗菌性试验第35-37页
       ·杉木精油化学成分的分离第35-36页
       ·杉木精油各分离部的薄层检测第36页
       ·杉木精油各分离部的抗菌性试验第36-37页
   ·杉木精油化学成分分析气相色谱及气-质联机分析结果第37-40页
     ·杉木精油化学成分的色谱分析第37-38页
     ·Peak20色谱峰的定性第38-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图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73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P53、P2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HIV-1主要流行重组株B/C Tat基因第一外显子序列特征和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