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导论第8-18页
 一、 师德的科学内涵第8-14页
  (一) 古今中外传统的师德观第8-13页
  (二) 新时期师德的科学内涵第13-14页
 二、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战略意义第14-16页
  (一) 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第15页
  (二) 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实现“以德治教”的重要保证第15页
  (三) 是高校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第15页
  (四) 是促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培育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第15-16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第16页
  (二) 比较研究法第16-17页
  (三) 实证分析法第17-18页
第一章 新时期高校师德现状分析第18-24页
 一、 当前高校师德现状第18-22页
  (一) 主流是好的第18-19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19-22页
 二、 对当前高校师德现状缺失的成因分析第22-24页
  (一) 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第22页
  (二) 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第22-23页
  (三) 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影响第23页
  (四) 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第23-24页
第二章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第24-33页
 一、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第24-25页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4-25页
  (二)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理论第25页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25页
 二、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第25-28页
  (一) 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第26页
  (二)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26-27页
  (三)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第27页
  (四) 约束与疏导相结合第27-28页
 三、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与内容第28-33页
  (一) 增强教师的爱国精神和政治热情第28-29页
  (二) 增强教师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第29页
  (三) 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第29-30页
  (四) 增强教师的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能力第30-31页
  (五) 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第31-32页
  (六) 增强教师的求实创新精神和能力第32-33页
第三章 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第33-46页
 一、 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第33-36页
  (一) 操作性问题第34页
  (二) 时代性问题第34-35页
  (三) 积极性问题第35页
  (四) 层次性问题第35-36页
 二、 强化隐性教育途径,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认知水平第36-37页
 三、 优化师德环境,促使教师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第37-39页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建设机制,提高可操作性第39-42页
  (一) 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第39-40页
  (二) 要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第40-41页
  (三) 要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第41页
  (四)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第41-42页
 五、 加强心理引导,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第42-43页
 六、 拓宽业务培训内容和途径,提高教师的道德实践效能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LAN芯片组系统结构研究
下一篇:面向流媒体应用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