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原位臭氧化法处理模拟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0页
 1.土壤污染的现状第11-13页
 2.土壤污染的修复第13-14页
   ·土壤的生物修复第13页
   ·土壤的化学修复第13-14页
   ·土壤的工程修复第14页
 3.土壤污染的原位臭氧化修复法第14-18页
   ·原位臭氧化修复法对土壤中有机物的降解研究第15-16页
   ·原位臭氧化修复法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第16页
   ·原位臭氧化修复法的动力学研究第16-18页
 4.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原位臭氧化法修复非饱和土壤中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0-32页
 1.实验部分第20-23页
   ·实验器材第20页
   ·实验试剂第20页
   ·实验步骤第20-22页
     ·土柱的准备第20-21页
     ·土柱实验第21-22页
   ·分析方法第22-23页
     ·臭氧浓度测定第22页
     ·土样中蒽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2.结果与讨论第23-30页
   ·通氧气与通臭氧对蒽去除的实验结果比较第23-24页
   ·臭氧通气时间的影响第24-25页
   ·蒽含量对去除率的影响第25-26页
   ·沙子粒径的影响第26-28页
   ·含水率的影响第28-29页
   ·氢氧自由基清除剂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29-30页
 3.结论第30-32页
第三章 原位臭氧化法修复非饱和土壤中蒽的毒理学研究第32-38页
 1.实验部分第32-3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2页
   ·实验药剂第32页
   ·实验步骤第32-34页
     ·土壤细菌的提取和计数第32-33页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第33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第33-34页
     ·GC—MS的测定条件第34页
 2.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蒽氧化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GC-MS图谱分析第34-36页
   ·蒽及其氧化产物对土壤呼吸强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蒽及其产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6页
     ·蒽及其产物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第36-37页
 3.结论第37-38页
第四章 原位臭氧化法修复非饱和土壤中蒽的动力学研究第38-51页
 1.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第38-39页
   ·物料衡算第38页
   ·亨利定律第38-39页
 2.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宏观模型的建立(lump model)第39页
   ·平衡模型的建立(equilibrium model)第39-41页
 3.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和参数识别第41-48页
   ·方程的求解第41-43页
     ·有限差分法第41-42页
     ·最小二乘法第42页
     ·MatLab简介第42-43页
   ·宏观模型的数值求解和参数识别第43-47页
     ·宏观模型的数值求解第43-45页
     ·宏观模型的参数识别第45-47页
   ·平衡模型的数值求解和参数识别第47-48页
     ·平衡模型的数值求解第47-48页
     ·平衡模型的参数识别第48页
   ·参数的定义第48页
 4.模拟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第48-50页
 5.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加工三元层状碳化物Ti2AlC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几个品种李的贮藏保鲜与果肉褐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