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连铸用塞棒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3页
 1 连铸用耐火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7-8页
   ·连铸用耐火材料目前的发展状况第7页
   ·含碳耐火材料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第7-8页
 2 塞棒的使用现状与发展第8-13页
   ·塞棒的功能及使用状况第8-9页
   ·塞棒的材质选择及使用寿命第9-10页
   ·塞棒的损毁机理第10-13页
 3 提高塞棒使用性能的途径第13-23页
   ·针对不同钢种采用不同材质的塞棒第13-15页
   ·改善粒度分布,达到最佳堆积状态第15-16页
   ·采用添加剂,提高材料的各种性能第16-18页
   ·采用复合抗氧化剂,提高材料的抗氧化能力第18-23页
第二章 塞棒体系中树脂用量的研究第23-29页
 1 试验第23页
   ·试验原料第23页
   ·制样过程第23页
   ·试样检测第23页
 2 试验方案的制定第23-24页
 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24-27页
   ·铝碳体系第24-26页
   ·镁碳体系第26-27页
 4 结论第27-29页
第三章 颗粒粒度组成在塞棒体系中的应用第29-41页
 1 连续粒度分布理论在铝碳质塞棒体系中的应用第29-33页
   ·理论基础第29页
   ·试验配方第29-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结论第33页
 2 临界粒度对铝碳体系塞棒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试验配方第33-34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4-35页
   ·结论第35页
 3 不连续粒度分布对塞棒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试验配方第35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5-36页
 4 粒度分布对镁碳体系塞棒性能的影响第36-40页
   ·理论基础第37页
   ·试验原料第37页
   ·试验配方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其它成分加入量对铝碳质塞棒性能的影响第41-46页
 1 锆刚玉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试验方案第41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2 SiC加入量对铝碳质塞棒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试验方案第44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4-46页
第五章 铝碳质塞棒体系中抗氧化剂的研究第46-60页
 1 金属硅加入量对铝碳材质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试验方法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结论第47页
 2 Si/Al复合使用对铝碳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7-50页
   ·试验方案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结论第50页
 3 Si和其它抗氧化剂同时使用对铝碳质材料理化性能影响第50-53页
   ·试验方案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4 复合添加剂对铝碳质材料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第53-56页
   ·高温抗折强度试验第53-54页
   ·抗氧化试验第54-56页
 5 复合添加剂对塞棒抗渣性和抗钢水侵蚀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试验第56-57页
   ·钢水侵蚀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渣侵蚀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8-59页
 6 本章结论第59-60页
第六章 镁碳质塞棒体系中抗氧化剂的研究第60-70页
 1 金属Si粉和其它添加剂复合使用的效果第60-63页
   ·试验方案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2 金属Al粉和其它添加剂复合使用第63-65页
   ·试验第63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3-65页
   ·结论第65页
 3 复合添加剂对镁碳材料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第65-67页
   ·高温抗折试验第65-66页
   ·抗氧化试验第66-67页
 4 复合添加剂对塞棒抗钢水和抗渣侵蚀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钢水侵蚀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7-68页
   ·渣侵蚀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8-69页
 5 本章结论第69-7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70-71页
 1 结合剂用量研究第70页
 2 颗粒粒度分布在铝碳和镁碳质塞棒体系中的应用第70页
 3 铝碳体系中添加剂的研究第70页
 4 镁碳体系中添加剂的研究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00米采矿船动力定位系统模糊控制器研究
下一篇:武钢工业港散货码头物流系统方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