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图像增强算法及在ARM平台上的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雾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基于图像增强的方法 | 第13-14页 |
·基于物理模型的恢复方法 | 第14-15页 |
·低照度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第17-19页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17页 |
·客观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去雾算法的实现及改进 | 第21-37页 |
·大气散射模型 | 第21-23页 |
·基于暗原色先验雾图像恢复 | 第23-2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5-36页 |
·暗原色失效改进 | 第26-30页 |
·算法速度提升 | 第30-32页 |
·实验结果对比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实现及改进 | 第37-50页 |
·基于虚拟曝光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 | 第37-42页 |
·双边滤波函数介绍 | 第38-41页 |
·色调映射函数介绍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9页 |
·估计标准差 | 第43-44页 |
·分段映射函数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对比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嵌入式平台的搭建及算法实现 | 第50-65页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50-51页 |
·嵌入式系统移植 | 第51-58页 |
·Bootloader移植 | 第51-54页 |
·内核移植 | 第54-56页 |
·文件系统移植 | 第56-58页 |
·基于嵌入式平台算法的实现 | 第58-64页 |
·基于 V4L2 图像采集 | 第59-60页 |
·基于 QT 界面设计 | 第60-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工作总结 | 第65页 |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