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Ⅰ | 第1-7页 |
AbstractⅡ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 第9页 |
·发展燃料乙醇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9-11页 |
·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 | 第9页 |
·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国际燃料乙醇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试点项目进展顺利 | 第12页 |
·质量标准制定,汽车、发动机试验已经完成 | 第12页 |
·财政、税务等相关配套政策方案已基本确定,相关法规正在修改完善 | 第12页 |
·乙醇生产的原料及菌种 | 第12-17页 |
·乙醇生产的原料 | 第12-13页 |
·木质纤维素类原料 | 第13-15页 |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 第13-14页 |
·木质纤维素类物质水解方法 | 第14-15页 |
·玉米芯作为乙醇生产原料 | 第15页 |
·乙醇发酵的菌种 | 第15-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浓酸预处理稀酸水解工艺研究 | 第18-28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21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19页 |
·酸种类的选择 | 第19-20页 |
·玉米芯中单糖的测定 | 第20页 |
·水分测定 | 第20页 |
·灰分测定 | 第20页 |
·酸溶木质素测定 | 第20页 |
·酸不溶木质素的测定 | 第20页 |
·还原糖测定 | 第20页 |
·木糖测定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玉米芯与普通木材木糖含量对比 | 第21页 |
·两步酸水解工艺流程说明 | 第21页 |
·玉米芯成分测定 | 第21-22页 |
·浓酸预处理条件探索 | 第22-24页 |
·浓酸预处理与未预处理水解效果的比较 | 第22页 |
·浓硫酸预处理浓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22-23页 |
·浓硫酸预处理料液比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23-24页 |
·稀酸水解工艺条件的探索 | 第24-27页 |
·0.05MPa下不同时间和稀硫酸浓度对还原糖转化率影响 | 第24-25页 |
·0.1MPa下不同时间和稀硫酸浓度对还原糖转化率影响 | 第25-26页 |
·0.05MPa下不同时间和稀硫酸浓度对五碳糖转化率影响 | 第26页 |
·0.1MPa下不同时间和稀硫酸浓度对五碳糖转化率影响 | 第26-27页 |
·水解条件总结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玉米芯水解液的脱毒处理研究 | 第28-34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水解液的脱毒预处理处理过程 | 第29页 |
·还原糖测 | 第29页 |
·五碳糖测定 | 第29页 |
·乙酸测定 | 第29页 |
·糠醛测定 | 第29页 |
·可溶性木质素测定 | 第29页 |
·水解液脱毒预处理效果测定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预处理前和Ca(OH)2与NaOH处理后物质成分含量对比 | 第30页 |
·水解液经Ca(OH)2与NaOH脱毒处理效果对比 | 第30-31页 |
·活性炭添加量效果对比 | 第31-32页 |
·活性炭添加量对糖成分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产乙醇重组菌E. coli 947(pEtac-PA)及树干毕赤氏酵母Pichia stipitis CBS5773乙醇发酵研究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菌种 | 第34页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第34-35页 |
·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5页 |
·乙醇浓度的测定 | 第35页 |
·五碳糖的测定 | 第35页 |
·葡萄糖的测定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重组大肠杆菌E.coli 947的水解液乙醇发酵条件优化 | 第36-43页 |
·重组菌在水解液中的乙醇发酵 | 第36页 |
·溶氧量对重组菌利用水解液产乙醇的影响 | 第36-37页 |
·接种量对重组菌发酵的影响 | 第37-38页 |
·初始pH对重组菌发酵的影响 | 第38-39页 |
·耐受初始浓度(葡萄糖+木糖) | 第39-40页 |
·酵母膏的添加对重组菌发酵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营养源的添加对重组菌发酵的影响 | 第41-43页 |
·Pichia StipitisCBS5773的驯化及乙醇发酵 | 第43-45页 |
·Pichia StipitisCBS5773的驯化 | 第43-44页 |
·驯化Pichia StipitisCBS5773的发酵 | 第44页 |
·重组菌及驯化树干毕赤氏酵母乙醇发酵比较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不足与改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