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运动目标地震动信号的模拟技术研究
1 绪论 | 第1-13页 |
·引言 | 第8-9页 |
·地震动信号模拟振动台技术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地震动信号模拟实验平台简介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地震动信号与振动信号分析 | 第13-22页 |
·地面运动目标地震动信号 | 第13-16页 |
·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性 | 第13-14页 |
·瑞雷波 | 第14-15页 |
·地面运动目标地震动信号采集 | 第15-16页 |
·振动台振动信号 | 第16-21页 |
·随机振动信号统计特性分析 | 第16-18页 |
·随机振动控制 | 第18-20页 |
·随机振动信号采集 | 第20-21页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3 上位机的串行通信实现 | 第22-28页 |
·串行数据通信 | 第22-23页 |
·基本概念 | 第22页 |
·串行通信接口 | 第22-23页 |
·串行通信协议 | 第23页 |
·串行通信软件实现 | 第23-27页 |
·串行通信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23-24页 |
·串行通信关键技术 | 第24-25页 |
·软件实现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振动台驱动电路软硬件设计 | 第28-50页 |
·系统设计概要 | 第28-30页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28-29页 |
·系统设计描述 | 第29-30页 |
·PC机与下位机通信接口电路 | 第30-33页 |
·PC机串行接口 | 第30-31页 |
·电平转换芯片 | 第31页 |
·AT89C51单片机 | 第31-32页 |
·AT89C51串行通信的时钟配置 | 第32-33页 |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第33-37页 |
·D/A转换器的选型 | 第33-34页 |
·AT89C51与MAX530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信号的低通滤波 | 第35-37页 |
·系统外围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系统电源设计 | 第37页 |
·系统时钟电路及复位电路 | 第37-38页 |
·电路板制作 | 第38-40页 |
·PCB设计 | 第38-39页 |
·电源线和地线设计 | 第39-40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0-45页 |
·串行通信部分 | 第40-42页 |
·D/A转换部分 | 第42-44页 |
·软件抗干扰部分 | 第44-45页 |
·下位机程序的总体设计 | 第45页 |
·功率放大器 | 第45-47页 |
·振动台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基于振动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50-69页 |
·系统设计 | 第50-51页 |
·硬件部分 | 第50-51页 |
·软件算法部分 | 第51页 |
·测振传感器选型 | 第51-53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53-54页 |
·模数转换电路 | 第54-58页 |
·A/D转换器选型 | 第54-55页 |
·具有ISP功能的AT89S8252 | 第55-56页 |
·AT89S8252的结构功能 | 第55-56页 |
·ISP编程 | 第56页 |
·AT89S8252与MAX191接口设计 | 第56-58页 |
·AT89S8252与上位机接口 | 第58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数字滤波部分 | 第60-62页 |
·数据采集部分 | 第62-63页 |
·程序总体设计 | 第63-64页 |
·过零点识别算法 | 第64-68页 |
·过零点识别算法介绍 | 第65页 |
·人员、车辆信号的过零数分析 | 第65-67页 |
·过零识别算法实现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课题前景展望 | 第69-71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上位机软件的改进 | 第69页 |
·反馈控制部分 | 第69-70页 |
·硬件部分 | 第70页 |
·系统扩展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