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gus基因线性片段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nct第4-9页
0 前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32页
   ·报告基因概述第10-13页
     ·gus基因来源第10-11页
     ·gus基因的酶学特性第11-12页
     ·GUS活性测定第12-13页
   ·花粉管通道途径进行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花粉管通道法提出的依据第14-15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的机理第15-16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转基因的技术评价第16-17页
     ·花粉管通道法对大豆基因转化的优越性第17-18页
     ·花粉管通道法在转基因大豆中的应用第18页
   ·T-DNA边界序列概述第18-19页
   ·转基因植物中载体骨架序列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第19-26页
     ·载体骨架序列整合进植物染色体中第19-21页
     ·载体骨架序列整合进植物染色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隐患第21页
     ·解决载体骨架序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基本元件转化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6页
 参考文献第26-32页
2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的可行性研究第32-50页
   ·引言第32页
   ·材料和方法第32-43页
     ·实验材料第32-35页
     ·实验方法第35-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花粉管介导大豆基因转化的适宜时间及措施第43页
     ·转化豆荚的形态特征观察第43-44页
     ·T_1代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第44-45页
     ·T_1代转化植株的RT-PCR检测第45-46页
     ·T_1代GUS组织化学染色第46-47页
     ·T_1代转化植株的Southern杂交第47页
     ·T_1代转化植株结果统计第47-48页
     ·T_2代转化植株检测及结果统计第48页
   ·小结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3 gus基因线性化片段花粉管通道转化大豆的研究第50-66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和方法第50-54页
     ·实验材料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基因转化元件的制备第54页
     ·结实数统计第54-55页
     ·T_1代转化大豆的检测第55-59页
     ·T_2代转化植株的检测第59-62页
     ·T_3代转化大豆的检测结果第62-63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整合模式的分析第63-64页
   ·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4 共转化基因元件的构建第66-79页
   ·引言第66页
   ·实验材料第66-67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6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6-67页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第67页
   ·实验方法第67-72页
     ·酶切载体pZY102第67页
     ·酶切目的产物的回收第67-68页
     ·pUC118载体的制备第68页
     ·pUC118载体与酶切目的片段的连接第68-69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69-70页
     ·转化第70页
     ·PCR检菌第70页
     ·DNA测序第70页
     ·bar基因的PCR扩增第70-71页
     ·酶切bar基因片段和载体pUC118-gus第71-72页
     ·bar基因转化元件获得第72页
     ·花粉管通道法共转化大豆第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bar基因转化元件的构建第72-76页
     ·bar基因转化片段的获得第76-77页
     ·花粉管通道共转化大豆第77页
   ·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7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9-80页
   ·主要结论第79页
   ·创新点第79页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79-80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第82-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儒、道、佛心性修养说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碰撞与交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