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 第1-15页 |
第一节 “数据库”的概念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数据库”范围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数据库保护现状及其批判 | 第15-35页 |
第一节 数据库保护现状 | 第17-31页 |
一、 技术保护 | 第17-21页 |
二、 法律保护 | 第21-31页 |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第21-27页 |
(二) 合同法保护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数据库保护现状批判 | 第31-35页 |
一、 保护手段本身的不足 | 第31-33页 |
二、 法律的协调性问题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现有的数据库保护模式 | 第35-61页 |
第一节 特殊权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第35-49页 |
一、 特殊权利保护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 第36-37页 |
二、 欧盟指令建立的特殊权利保护模式 | 第37-49页 |
(一) 保护的前提条件 | 第37-38页 |
(二) 禁止行为 | 第38-40页 |
(三) 允许行为 | 第40-41页 |
(四) 保护期限 | 第41-42页 |
(五) 适用范围 | 第42-43页 |
(六) 其他相关法律的协调 | 第43-49页 |
第二节 完善中的竞争法模式 | 第49-61页 |
一、 H.R.3261 与 H.R.3872 下违法行为的构成 | 第50-56页 |
(一) 两者之间的共性 | 第52-53页 |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 | 第53-56页 |
二、 H.R.3261 下相关法律的协调及统一保护体系的建立 | 第56-58页 |
(一) 一般指导原则 | 第56-57页 |
(二) 合同法 | 第57页 |
(三) 侵权法 | 第57页 |
(四) 其他 | 第57-58页 |
三、 H.R.3261 与 H.R.3872 下的例外 | 第58-61页 |
第四章 两种模式的比较-兼论中国可作出的选择 | 第61-70页 |
第一节 财产权规则模式 VS 责任规则模式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公众利益与数据库制作者利益的平衡 | 第63-68页 |
一、 特殊权利制度下保护期限可以是无限的 | 第63-64页 |
二、 特殊权利保护下的权利人对信息享有事实上的控制权 | 第64-68页 |
第三节 中国可作出的现实选择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