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10页 |
0.1 论文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9页 |
0.2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9-10页 |
第一章 政校关系概述 | 第10-13页 |
1.1 政校关系之主体 | 第10-12页 |
1.1.1 政府 | 第10-11页 |
1.1.2 大学 | 第11-12页 |
1.2 政校关系之内涵 | 第12-13页 |
1.3 政校关系之法律定位 | 第13页 |
第二章 各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之比较 | 第13-16页 |
2.1 中央集权型 | 第13-14页 |
2.2 地方分权型 | 第14-15页 |
2.3 大学自治型 | 第15页 |
2.4 综合型 | 第15-16页 |
2.5 小结 | 第16页 |
第三章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的擅变历程 | 第16-21页 |
3.1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的嬗变历程 | 第17-21页 |
3.1.1 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 第17页 |
3.1.2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 第17-19页 |
3.1.3 十年动乱时期 | 第19页 |
3.1.4 新时期以来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 第19-21页 |
3.2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擅变历程的总结 | 第21页 |
第四章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的现状、问题与症结 | 第21-27页 |
4.1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现状 | 第21-23页 |
4.1.1 政府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权 | 第22页 |
4.1.2 政府对高等学校设立的审批权 | 第22页 |
4.1.3 政府对高等学校规模的核定权 | 第22页 |
4.1.4 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调整权 | 第22-23页 |
4.1.5 政府对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权 | 第23页 |
4.1.6 政府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监督权 | 第23页 |
4.2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改革的约束 | 第23-25页 |
4.2.1 思想观念不适应 | 第24页 |
4.2.2 公务员队伍不适应 | 第24-25页 |
4.2.3 法律法规体系不适应 | 第25页 |
4.3 我国政校关系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症结 | 第25-27页 |
第五章 法治政府下政校关系法律制度之重构 | 第27-37页 |
5.1 政校关系法律制度重构的法律背景 | 第27-28页 |
5.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挑战 | 第28-30页 |
5.3 我国政校关系重构的制度创新 | 第30-33页 |
5.3.1 教育产权制度的建立 | 第30-32页 |
5.3.2 教育财政拨款与评估机制的改革 | 第32-33页 |
5.4 切实落实高校自主权 | 第33-35页 |
5.5 加大教育执法力度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声明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