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战略导向的要素协同与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及绩效提升关系实证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图目录第12-13页
表目录第13-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实践背景第14-15页
     ·理论背景第15-16页
   ·研究问题提出第16-17页
   ·技术路线、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第17-21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文章结构安排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基本创新点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2 概念发展与文献综述第24-58页
   ·理论模型总体构思第24-25页
   ·战略导向的内涵与相关研究第25-38页
     ·战略导向的定义与要素划分第25-27页
     ·战略导向的核心要素第27-31页
     ·战略导向的相关研究总结第31-36页
     ·战略导向研究与协同理论第36-38页
   ·创新能力与动态能力研究综述第38-54页
     ·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分析创新能力第38-39页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第39-40页
     ·动态能力概念探讨与维度划分第40-47页
     ·动态能力的主要成分第47-52页
     ·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第52-54页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总结第54-56页
     ·已有研究贡献第54-55页
     ·已有研究不足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3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第58-70页
   ·战略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第58-60页
     ·战略导向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第58-59页
     ·企业绩效:财务绩效与创新绩效第59页
     ·概念模型第59-60页
   ·理论假设第60-70页
     ·战略导向的不同要素与企业绩效第60-63页
     ·战略导向的不同要素、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第63-66页
     ·战略导向不同要素的协同效应第66-70页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第70-80页
   ·问卷设计第70-71页
   ·数据收集第71-73页
   ·变量测度第73-77页
     ·自变量:战略导向第73-74页
     ·中介变量:动态能力第74-75页
     ·因变量:企业绩效第75-76页
     ·控制变量第76-77页
   ·分析程序第77-78页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7页
     ·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第77-78页
     ·相关分析第78页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5 实证分析第80-110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0-81页
   ·变量信度与效度检验第81-88页
   ·变量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8页
   ·相关系数矩阵第88-90页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战略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第90-102页
     ·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检验第90-95页
     ·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检验第95-99页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检验第99-102页
   ·战略导向的要素组合效应分析第102-108页
     ·技术导向与市场导向要素组合第102页
     ·创业导向与市场导向要素组合第102-103页
     ·创业导向与技术导向要素组合第103页
     ·市场导向、技术导向与创业导向三要素组合第103-108页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第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6 分析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第110-118页
   ·分析结果讨论与解释第110-113页
     ·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解释与讨论第110-112页
     ·战略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讨论第112-113页
   ·主要结论第113-114页
   ·研究贡献第114-115页
     ·理论贡献第114页
     ·实践启示第114-115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5-118页
     ·不足第115-116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附录第128-132页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资企业的建立动机与管理控制--基于母公司资源贡献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