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危害结果研究

第一部分 危害结果研究概览第1-15页
 一、 大陆法系对危害结果的研究概况第9-12页
  (一) 危害结果的概念第9-11页
  (二) 危害结果在犯罪在构成中的地位第11-12页
 二、 前苏联及俄罗斯对危害结果的研究概况第12-14页
 三、 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情况第14-15页
第二部分 危害结果概念研究第15-31页
 一、 与危害结果相关的几个概念第15-16页
 二、 危害结果概念的介绍与探析第16-24页
  (一) 理论界对危害结果的几种定义第16-17页
   1 、 以社会关系为中心进行定义第16页
   2 、 以客体为中心进行定义第16页
   3 、 以法益为中心进行定义第16-17页
   4 、 以对象为中心进行定义第17页
  (二) 对理论界现有定义的探讨第17-23页
  (三) 现有定义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23-24页
 三、 危害结果概念的重新界定第24-29页
  (一) 危害结果定义的认识基础第24-26页
  (二) 危害结果定义的考虑因素第26-27页
  (三) 危害结果的应有定义第27-29页
 四、 危害结果的分类第29-31页
 五、 研究危害结果的意义第31页
第三部分 危害结果地位研究第31-53页
 一、 理论界关于危害结果地位的主张与探讨第31-37页
  (一) 关于危害结果地位的观点第31-34页
   1 、 选择要件与必要要件说第32页
   2 、 共同要件与非共同要件说第32-33页
   3 、 共同要素与选择要素说第33-34页
  (二) 关于危害结果地位的探讨第34-37页
 二、 危害结果与犯罪类型第37-41页
  (一) 行为犯与络果犯第37-38页
  (二) 危险犯第38-41页
 三、 危害结果与犯罪未完成形态第41-43页
 四、 危害结果与其他构成要件要素的关系第43-49页
  (一) 危害结果与主体第43-44页
  (二) 危害结果与行为对象第44-48页
  (三) 危害结果与主观罪过第48-49页
 五、 危害结果与客观处罚条件第49-53页
  (一) 危害结果在刑法分则中的规定第49-50页
  (二) 客观处罚条件概述第50-51页
  (三) 我国刑法中作为客观处罚条件的危害结果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书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作—互动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转不同阳离子抗菌肽基因的烟草对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atianae)的抗病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