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 第2章 不确定T-S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 | 第19-45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问题描述和预备知识 | 第19-21页 |
| ·不确定T-S模糊时滞系统基于PDC方法的保性能控制 | 第21-28页 |
| ·PDC控制器描述和保性能函数选取 | 第21-22页 |
| ·控制器设计和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2-26页 |
| ·仿真实例 | 第26-28页 |
| ·离散不确定T-S模糊时滞系统基于Piecewise方法的H∞控制 | 第28-44页 |
| ·问题描述和模型转换 | 第29-31页 |
|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H∞控制器设计 | 第31-39页 |
| ·仿真实例 | 第39-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T-S模糊时滞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 | 第45-70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状态和控制输入存在单个时滞变量情形下的输出反馈控制 | 第45-53页 |
| ·系统描述和模型转换 | 第45-47页 |
| ·稳定性分析和输出反馈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47-51页 |
| ·仿真实例 | 第51-53页 |
| ·状态和控制输入存在多个时滞变量情形下的输出反馈控制 | 第53-60页 |
| ·问题描述 | 第53-55页 |
| ·确定性系统的模糊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55-59页 |
| ·全局模糊系统的动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59-60页 |
| ·连续T-S模糊系统基于广义并行分散补偿方法的输出反馈控制 | 第60-69页 |
| ·问题描述和广义输出反馈模糊控制器结构 | 第60-62页 |
| ·广义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62-66页 |
| ·仿真实例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4章 时滞T-S模糊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分析和综合 | 第70-94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问题描述和预备知识 | 第70-73页 |
| ·时滞相关保性能稳定性分析 | 第73-78页 |
| ·基于PDC方法的时滞相关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78-81页 |
| ·基于GPDC方法的时滞相关广义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81-89页 |
| ·仿真实例 | 第89-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5章 基于凸多面体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94-110页 |
| ·引言 | 第94-96页 |
| ·问题描述 | 第96-97页 |
| ·基于单多面体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稳定性条件 | 第97-100页 |
| ·基于双多面体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稳定性条件 | 第100-104页 |
| ·有限元素不确定凸多面体系统的稳定性等价条件 | 第104-107页 |
| ·仿真实例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6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混沌控制 | 第110-127页 |
| ·引言 | 第110页 |
| ·混沌系统的T-S模糊模型描述 | 第110-114页 |
| ·对混沌系统不稳定不动点的控制 | 第114-123页 |
| ·连续模糊混沌控制系统 | 第114-115页 |
| ·离散模糊混沌控制系统 | 第115-116页 |
| ·基于T-S模糊时滞模型的时滞混沌控制 | 第116-123页 |
| ·仿真 | 第123-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结论 | 第127-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第134-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