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报警方法及其在变电污秽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 绪论 | 第1-17页 |
1.1 供电系统中的污闪事故 | 第10-12页 |
1.2 预防污闪问题的传统方法 | 第12-14页 |
1.3 污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页 |
1.5 小结 | 第16-17页 |
2 污闪的发生机理研究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绝缘子表面沉积的污秽类型 | 第17-20页 |
2.3 污秽绝缘子运行状态的特征量 | 第20-27页 |
2.4 污秽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发展过程 | 第27-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3 变电污秽在线监测系统 | 第32-4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3.3 电流的采集 | 第33-35页 |
3.4 电流的处理 | 第35页 |
3.5 高速数据采样 | 第35-36页 |
3.6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41页 |
3.7 小结 | 第41-42页 |
4 模糊推理与模糊报警模型 | 第42-53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模糊数学的基本知识 | 第42-45页 |
4.3 模糊推理 | 第45-48页 |
4.4 恒值报警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4.5 模糊报警模型 | 第49-50页 |
4.6 模糊报警模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4.7 知识库和知识库的积累 | 第51页 |
4.8 小结 | 第51-53页 |
5 模糊推理模型的程序实现 | 第53-57页 |
5.1 VB语言简介 | 第53页 |
5.2 模糊推理器的实现 | 第53页 |
5.3 模糊报警 | 第53-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6.1 全文小结 | 第5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