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亲脂性毒物的载体膜的制备及传质机理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1.1 清除亲脂性毒物的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1.2 固定载体促进传递 | 第13-18页 |
1.3 亲和膜分离 | 第18-24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24-26页 |
第一部分 固定载体促进传递 | 第26-70页 |
第二章 固定载体促进传递聚砜膜的制备 | 第26-43页 |
2.1 前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2.3 氯甲基化-胺化聚砜促进传递膜的制备 | 第28-31页 |
2.4 羟基化聚砜促进传递膜的制备 | 第31-33页 |
2.5 膜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2.7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固定载体促进传递机理 | 第43-58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亲脂性毒物促进传递的理论基础 | 第43-44页 |
3.3 非对称膜固定载体促进传递机理 | 第44-52页 |
3.4 敏感性分析 | 第52-55页 |
3.5 小结 | 第55页 |
本章符号表 | 第55-58页 |
第四章 BSA固定膜的数学模拟及清除性能的研究 | 第58-70页 |
4.1 前言 | 第58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4.3 促进传递实验 | 第59-60页 |
4.4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 第60-66页 |
4.5 固定BSA膜清除性能研究 | 第66-69页 |
4.6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二部分 亲和膜分离 | 第70-121页 |
第五章 亲和尼龙-羟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 | 第70-81页 |
5.1 前言 | 第70-71页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1-72页 |
5.3 尼龙-羟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 | 第72-73页 |
5.4 固载聚赖氨酸亲和膜的制备 | 第73-76页 |
5.5 分析方法 | 第76页 |
5.6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5.7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亲和尼龙-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第81-92页 |
6.1 前言 | 第81-82页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82页 |
6.3 尼龙-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第82-85页 |
6.4 固载聚赖氨酸亲和膜的制备 | 第85-87页 |
6.5 分析方法 | 第87-88页 |
6.6 结果与讨论 | 第88-91页 |
6.7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亲和膜分离机理研究 | 第92-105页 |
7.1 前言 | 第92页 |
7.2 亲和膜清除胆红素的理论基础 | 第92-93页 |
7.3 亲和膜吸附胆红素机理模型 | 第93-96页 |
7.4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2页 |
7.5 小结 | 第102-103页 |
本章符号表 | 第103-105页 |
第八章 亲和膜分离的数学模拟及其性能研究 | 第105-117页 |
8.1 前言 | 第105页 |
8.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05-106页 |
8.3 吸附胆红素实验 | 第106-107页 |
8.4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 第107-110页 |
8.5 亲和膜清除性能研究 | 第110-116页 |
8.6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9.1 全文结论 | 第117-119页 |
9.2 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9.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4页 |
附录一白蛋白标准曲线 | 第134-135页 |
附录二胆红素标准曲线 | 第135-136页 |
附录三苯酚-硫酸比色法 | 第136-137页 |
附录四聚赖氨酸分析方法 | 第137-138页 |
附录五壳聚糖分析方法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