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6页 |
| ·地下害虫蛴螬的为害 | 第8-9页 |
| ·蛴螬的防治 | 第9页 |
| ·苏云金杆菌的概述 | 第9-13页 |
| ·苏云金杆菌的形态特征 | 第9-10页 |
| ·苏云金杆菌杀虫毒素 | 第10-12页 |
| ·对蛴螬有杀虫活性的cry8 类基因 | 第12-13页 |
| ·昆虫中肠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 第13-15页 |
| ·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鉴定的方法 | 第14页 |
| ·基于16S rDNA 序列的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2 Bt 菌株的分离鉴定及HD8Ea2 工程菌的构建 | 第16-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19页 |
| ·供试虫种 | 第16页 |
|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16页 |
| ·培养基 | 第16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16-18页 |
| ·常用的仪器设备 | 第18页 |
| ·土壤样品 | 第18-19页 |
| ·方法 | 第19-26页 |
| ·温度筛选法分离土壤中Bt 菌株 | 第19页 |
| ·光学显微镜观察伴胞晶体 | 第19页 |
| ·Bt 菌株的保存 | 第19页 |
| ·Bt cry 基因的PCR-RFLP 分析 | 第19-21页 |
| ·野生型菌株GW11 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21页 |
| ·Bt 工程菌HD8Ea2 的构建 | 第21-25页 |
| ·工程菌HD8Ea2 的形态观察 | 第25页 |
| ·工程菌HD8Ea2 Cry8Ea2 蛋白的提取 | 第25页 |
| ·工程菌HD8Ea2 Cry8Ea2蛋白的纯化 | 第25页 |
| ·Cry8Ea2 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菌株分离 | 第26页 |
| ·Bt 菌株芽孢和伴孢晶体的形态观察 | 第26页 |
| ·Bt 菌株的鉴定 | 第26-28页 |
| ·野生型菌株GW11 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第28页 |
| ·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页 |
| ·工程菌HD8Ea2 的构建和验证 | 第28-29页 |
| ·工程菌HD8Ea2 的形态观察 | 第29页 |
| ·工程菌HD8Ea2 的SDS-PAGE 的检测 | 第29-30页 |
| ·Cry8Ea2 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 ·Cry8Ea2 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cry 基因的鉴定 | 第30-31页 |
| ·cry8 类基因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 3 Cry8Ea2 蛋白对华北大黑鳃金龟中肠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 第32-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供试昆虫 | 第32页 |
|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32页 |
| ·培养基 | 第32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 ·常用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方法 | 第33-35页 |
| ·华北大黑鳃金龟的解剖 | 第33页 |
| ·中肠微生物总基因组的提取 | 第33页 |
| ·中肠微生物16SrDNA 片段的扩增 | 第33-34页 |
| ·中肠微生物16SrDNA 片段的克隆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华北大黑鳃金龟中肠微生物总基因组的提取 | 第35-36页 |
| ·中肠微生物16S rDNA 的PCR 扩增 | 第36页 |
| ·重组子的PCR 鉴定 | 第36-37页 |
| ·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中肠微生物16S rDNA的PCR-RFLP分析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4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