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绪论 | 第7-19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理论视角与概念界定 | 第11-17页 |
·质性研究方法——参与性观察和叙说分析 | 第17-19页 |
2、作为“核心”的自我:自我反思下的认同 | 第19-24页 |
·主要的自我观和“自我”的特征 | 第19-22页 |
·反思下的自我认同 | 第22-24页 |
3、作为“载体”的休闲:生活政治的要求 | 第24-28页 |
·休闲的特性:自由、选择 | 第24-26页 |
·休闲的特性:认同 | 第26-28页 |
4、作为“桥梁”的传播:社群情境中的仪式观 | 第28-36页 |
·休闲社群的特征 | 第28-30页 |
·休闲社群中的符号互动与集体记忆 | 第30-31页 |
·集体记忆下的传播仪式观 | 第31-36页 |
5、荒岛图书馆@厦门小渔岛休闲社群中的自我认同 | 第36-58页 |
·关于情境的标签传播——社会-社群-个人的仪式 | 第36-47页 |
·关于自我的功利性传播——社群中的个体-个体的仪式 | 第47-58页 |
6、结语:休闲社群的归属与迷失 | 第58-61页 |
注释 | 第6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研究个案的背景资料 | 第69-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