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双氯芬酸钠体内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5-27页 |
一. 材料与仪器 | 第15-16页 |
二. 方法与结果 | 第16-26页 |
1 双氯芬酸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6-22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6-19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9-22页 |
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2-26页 |
·色谱条件 | 第22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23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23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3-25页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25-26页 |
三. 讨论与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双氯芬酸钠脉冲释药微丸的研制及体外释放 | 第27-56页 |
一.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二. 方法与结果 | 第28-52页 |
1 速释丸芯的制备 | 第28-33页 |
·制备流程 | 第28页 |
·处方因素及工艺因素的研究 | 第28-30页 |
·微丸的制备及粉体学性质和释放度考察 | 第30-33页 |
2 脉冲释药微丸的制备 | 第33-49页 |
·包衣工艺条件的考察 | 第33-36页 |
·脉冲释药微丸处方设计 | 第36-40页 |
·脉冲释药微丸优化处方的制备及释放度考察 | 第40-43页 |
·影响包农微丸释药因素的考察 | 第43-49页 |
3 脉冲释药微丸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49-52页 |
·室温留样考察 | 第49-50页 |
·抗光解性考察 | 第50页 |
·热稳定性考察 | 第50-51页 |
·湿稳定性考察 | 第51-52页 |
三. 讨论 | 第52-54页 |
四.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双氯芬酸钠脉冲释药微丸在人体内γ-闪烁显像示踪研究 | 第56-62页 |
一. 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1 受试者 | 第57页 |
2 制剂中示踪剂的加入 | 第57页 |
3 体外溶出实验 | 第57页 |
4 体内外观察方法 | 第57页 |
三. 结果 | 第57-60页 |
四. 讨论与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双氯芬酸钠脉冲释药微丸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2-75页 |
一. 材料与仪器 | 第62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1 供人体药动学实验用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实验 | 第62-63页 |
2 受试对象 | 第63页 |
3 服药方法 | 第63页 |
4 血样采集 | 第63页 |
5 血样处理 | 第63-64页 |
6 色谱条件 | 第64页 |
7 数据处理 | 第64页 |
三. 结果 | 第64-73页 |
四. 讨论 | 第73-74页 |
五. 小结 | 第74-75页 |
全文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