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叶锈菌激发子的反应

缩写表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文献综述第9-21页
 1. 细胞骨架概述~[1]第9页
 2. 植物细胞微丝骨架第9-14页
  2.1 微丝骨架的研究历程第9-10页
  2.2 组成微丝的单体—肌动蛋白第10页
  2.3 微丝的装配动态第10-11页
  2.4 肌动蛋白的结合蛋白第11-12页
  2.5 植物细胞内微丝的分布格局第12-14页
 3. 微丝骨架的功能第14-15页
  3.1 微丝骨架与细胞运动第14-15页
  3.2 微丝骨架与信号转导第15页
 4. 植物微丝骨架对真菌侵染的反应第15-17页
  4.1 真菌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第15-16页
  4.2 植物细胞骨架对真菌侵染的反应第16-17页
 5. 微丝骨架在抗病中的可能作用第17-19页
  5.1 微丝骨架的重组可能是对识别信号的反应第17-18页
  5.2 微丝骨架与活性氧、HR的关系第18-19页
 6. 本项研究的意义以及实验基础第19-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1. 植物与真菌第21页
 2.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第21页
  2.1 供试麦苗的培养第21页
  2.2 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第21页
  2.3 原生质体生活力的鉴定第21页
 3. 原生质体微丝的标记第21-22页
  3.1 原生质体微丝骨架的标记第21-22页
  3.2 原生质体微丝骨架标记的对照设置第22页
 4. IWF、GTE的制备第22页
  4.1 IWF的制备第22页
  4.2 GTE的制备第22页
 5. IWF、GTE处理原生质体,不同时间点微丝骨架的观察第22-23页
 6. IWF处理原生质体后,H_2O_2的检测第23页
 7. IWF、GTE处理后,原生质体生活力鉴定第23页
 8. CD预处理对原生质体H_2O_2突发和生活力的影响第23页
 9. 图象的观察及处理第23-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1.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结构特点第25页
 2.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微丝骨架第25-29页
 3. IWF和GTE处理后,两种原生质体微丝骨架分布格局的差异第29页
  3.1 IWF处理第29页
  3.2 GTE处理第29页
 4. IWF和GTE处理后,H_2O_2的检测第29-33页
 5. 原生质体的生活力试验第33页
  5.1 IWF处理对原生质体生活力的影响第33页
  5.2 GTE处理对原生质体生活力的影响第33页
 6. CD预处理对原生质体H_2O_2突发和生活力的影响第33-37页
  6.1 CD预处理对原生质体H_2O_2突发的影响第33页
  6.2 CD预处理对原生质体生活力的影响第33-37页
讨 论第37-46页
 1. 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的微丝骨架分布格局及其品种间差异第37-40页
  1.1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基本结构特点第37页
  1.2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微丝骨架的分布格局第37-40页
  1.3 洛夫林10和5389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骨架的不同第40页
 2. IWF、GTE处理后,洛夫林10、5389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骨架的不同反应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第40-42页
 3. 微丝骨架在抗病中的功能初探第42-43页
  3.1 微丝与H_2O_2的关系第42-43页
  3.2 微丝骨架与HR反应第43页
 4. 作为激发子的粗提物,GTE与IWF的差异第43-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英文摘要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条件下小麦叶面喷施6-BA和KT对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夏玉米花丝生理活性及其受精结实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