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1章  导论第1-29页
 1.1 经济发展绩效及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第14-17页
 1.2 转型以来的金融发展及金融改革困境第17-21页
  1.2.1 转型以来的金融发展第17-19页
  1.2.2 金融风险与金融改革困境第19-21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21-25页
  1.3.1 既有的讨论第21-22页
  1.3.2 一个新的思路第22-23页
  1.3.3 转型时期金融政策演变的决定因素第23-24页
  1.3.4 本文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论第25-27页
  1.4.1 本文的研究角度第25-26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6-27页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7-29页
2章  转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条件第29-40页
 2.1 分析的逻辑起点: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第29-32页
  2.1.1 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背景第30-32页
  2.1.2 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的实质第32页
 2.2 转型与发展协调战略的两个基本要求第32-36页
  2.2.1 加快资本形成第33-34页
  2.2.2 促进经济结构转换第34-36页
 2.3 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第36-40页
  2.3.1 公有经济部门起主导作用第36-37页
  2.3.2 低货币化水平第37-38页
  2.3.3 短缺经济下的需求压制与需求释放第38-40页
3章 公有经济部门的资本形成第40-52页
 3.1 转型以来的资本形成第40-46页
  3.1.1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第40-43页
  3.1.2 资本形成的部门差别及旁侧影响第43-46页
 3.2 公有经济部门的资本形成困境第46-52页
  3.2.1 隐性税收机制的解体第47-49页
  3.2.2 转型发展的关键第49-52页
4章 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动员第52-65页
 4.1 金融途径筹资来源的理论分析第52-54页
 4.2 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增长第54-56页
  4.2.1 金融剩余增长第54页
  4.2.2 增长原因第54-56页
 4.3 动员居民部门金融剩余的途径第56-60页
 4.4 关于“经济市场化的次序”问题第60-65页
5章 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和金融支持第65-89页
 5.1 两种金融动员方式第65-67页
  5.1.1 市场性金融动员第65-66页
  5.1.2 管制性金融动员第66-67页
 5.2 管制性金融动员:政府金融控制第67-76页
  5.2.1 金融市场与金融组织控制第67-71页
  5.2.2 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强控制第71-74页
  5.2.3 金融开放控制第74-75页
  5.2.4 金融控制的两个特点第75-76页
 5.3 转型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第76-89页
  5.3.1 支持对象选择第76-79页
  5.3.2 金融支持的政策措施第79-89页
6章 金融支持政策的绩效评价(Ⅰ):转型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与渐进改革逻辑第89-108页
 6.1 金融支持政策的增长支撑效应第89-96页
  6.1.1 供给效应与租金效应第89-95页
  6.1.2 转型时期的资本形成机制第95-96页
 6.2 货币发行收益及其分配效应第96-99页
  6.2.1 货币发行收益第96-98页
  6.2.2 分配效应第98-99页
 6.3 金融支持政策的结构调整效应第99-103页
 6.4 金融超前市场化的风险第103-108页
7章 金融支持政策的绩效评价(Ⅱ):金融控制的效率损失和风险累积第108-126页
 7.1 金融控制的效率损失第108-114页
  7.1.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第108-112页
  7.1.2 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损失第112-114页
 7.2 国有银行代理人风险的扩大第114-119页
  7.2.1 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人风险第114-116页
  7.2.2 双重目标约束下代理人风险的扩大第116-119页
 7.3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累积膨胀第119-126页
  7.3.1 国有银行的理论不良资产第119-121页
  7.3.2 不良资产的累积膨胀第121-123页
  7.3.3 几条特殊消解途径第123-126页
8章 金融支持政策的合理边界及转换思路第126-137页
 8.1 金融支持政策的合理边界第126-132页
  8.1.1 金融支持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概括第126-128页
  8.1.2 金融支持政策的成本——收益变化第128-131页
  8.1.3 转变难题第131-132页
 8.2 一个改革思路:两条主线扩展第132-137页
  8.2.1 增长模式转变第133-135页
  8.2.2 重塑动员社会金融剩余的财政与金融渠道第135-137页
结论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后记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