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 | 第7页 |
1-2 气体燃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与研究 | 第7-9页 |
1-3 天然气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3-1 天然气在汽油机上的应用与研究 | 第9页 |
1-3-2 天然气在柴油机上的应用与研究 | 第9-10页 |
1-3-3 国外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3-4 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1-3-5 目前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 第13-17页 |
2-1 内燃机燃烧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3-17页 |
2-1-1 放热率计算 | 第13-14页 |
2-1-2 零维模型 | 第14页 |
2-1-3 准维模型 | 第14-15页 |
2-1-4 多维模型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试验 | 第17-21页 |
3-1 发动机改装及试验装置 | 第17-18页 |
3-2 发动机性能试验研究 | 第18-20页 |
3-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 | 第21-57页 |
4-1 示功图采集及处理 | 第21-22页 |
4-1-1 示功图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4-1-2 示功图数据的处理 | 第22页 |
4-2 Rassweiler-Withrow法计算燃烧放热规律 | 第22-28页 |
4-2-1 Rassweiler-Withrow法 | 第22-24页 |
4-2-2 R-W法计算结果 | 第24-28页 |
4-3 单区模型法计算燃烧放热规律 | 第28-41页 |
4-3-1 单区模型法 | 第28-34页 |
4-3-2 单区法计算结果 | 第34-41页 |
4-4 双区模型法计算燃烧放热规律 | 第41-51页 |
4-4-1 双区模型法 | 第41-45页 |
4-4-2 双区模型法计算结果 | 第45-51页 |
4-5 燃烧放热规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55页 |
4-5-1 不同计算方法的放热规律的分析 | 第51-54页 |
4-5-2 单区法及双区法的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4-6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 | 第57-68页 |
5-1 基本方程 | 第57-59页 |
5-1-1 能量守衡方程 | 第57-58页 |
5-1-2 质量守衡方程 | 第58-59页 |
5-2 气缸内的热力过程分析 | 第59-62页 |
5-2-1 压缩期 | 第59页 |
5-2-2 燃烧膨胀期 | 第59页 |
5-2-3 换气阶段 | 第59-61页 |
5-2-4 进、排气流量计算 | 第61页 |
5-2-5 缸内传热率计算 | 第61-62页 |
5-3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62-63页 |
5-4 发动机性能指标的计算 | 第63-65页 |
5-5 发动机工作过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5-1 性能指标参数分析 | 第65-67页 |
5-5-2 能量消耗率比较分析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