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法理分析--以制度性宽容为对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1 历史上的宽容观念 | 第12-21页 |
·中国古代的宽容观 | 第12-13页 |
·宗教中的宽容观 | 第13-14页 |
·基督教的宽容观 | 第13-14页 |
·伊斯兰教的宽容观 | 第14页 |
·近代以来的宽容观 | 第14-18页 |
·与自由相结合的宽容 | 第14-15页 |
·与交往理性相结合的宽容观 | 第15-16页 |
·与相对正义结合的宽容观 | 第16-17页 |
·与多元主义相结合的宽容 | 第17-18页 |
·规律:个人宽容向社会宽容的转变 | 第18-21页 |
2 宽容是什么 | 第21-39页 |
·宽容的概念 | 第21-32页 |
·宽容的表象 | 第21-22页 |
·宽容的“歌德悖论”新解 | 第22-24页 |
·制度性宽容 | 第24-32页 |
·制度性宽容与民主 | 第32-35页 |
·制度性宽容的原则 | 第35-39页 |
·普遍化原则 | 第35-37页 |
·伤害原则 | 第37-39页 |
3 制度性宽容与制裁 | 第39-47页 |
·质疑:宽容与制裁的悖论 | 第39页 |
·两种制度性宽容 | 第39-47页 |
·第一种制度性宽容 | 第39-42页 |
·第二种制度性宽容 | 第42-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