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呼叫服务问题及其人员计划与调度问题综述 | 第14-34页 |
·呼叫服务的基本运作流程 | 第14-18页 |
·呼叫服务运作优化问题的层次框架 | 第18-22页 |
·人员能力计划问题 | 第18页 |
·人员调度问题 | 第18-20页 |
·人员招聘与培训问题 | 第20页 |
·预测问题 | 第20-21页 |
·长期系统设计问题 | 第21-22页 |
·呼叫服务的人员能力计划问题 | 第22-30页 |
·呼叫服务的人员能力计划问题分类 | 第22页 |
·呼叫服务的人员能力计划问题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呼叫服务的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基本调度问题 | 第30-31页 |
·联合调度问题 | 第31-34页 |
第3章 时变呼叫服务的联合人员计划与调度问题 | 第34-48页 |
·时变呼叫服务的静态人员计划问题 | 第34-35页 |
·时变呼叫服务的静态调度问题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PROMODEL仿真 | 第37-44页 |
·离散事件仿真 | 第39-40页 |
·PROMODEL仿真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静态人员计划与调度问题PROMODEL仿真 | 第41-44页 |
·时变呼叫服务的联合计划与调度问题模型 | 第44-45页 |
·模型的收敛性证明 | 第45-48页 |
第4章 应用分析中心切平面法求解联合计划与调度问题 | 第48-68页 |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8-50页 |
·用于求解离散问题的分析中心切平面法 | 第50-54页 |
·离散凸集与离散弱梯度定义 | 第50-51页 |
·服务水平函数是离散弱凹函数 | 第51-52页 |
·切平面的产生办法 | 第52-54页 |
·应用分析中心切平面法求解联合计划与调度问题的实现 | 第54-59页 |
·求解时变呼叫服务联合计划与调度问题的步骤 | 第54-56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56-58页 |
·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 第58-59页 |
·算法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 第59-68页 |
·AMPL-MINOS,AMPL-CPLEX简介 | 第59-62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62-65页 |
·算法的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