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草原区牧户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脆弱性概念的厘定 | 第10页 |
·脆弱性评价框架和方法的选择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脆弱性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脆弱性概念的分类 | 第15-19页 |
·按研究视角分类 | 第15-17页 |
·按学科类别划分 | 第17-18页 |
·按概念框架分类 | 第18-19页 |
·脆弱性评价 | 第19-24页 |
·脆弱性评价框架 | 第19-21页 |
·脆弱性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4-36页 |
·北方草原区牧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32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4页 |
·评价指标的建立步骤 | 第24-32页 |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32-34页 |
·牧户脆弱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结果 | 第36-5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8页 |
·专家权威程度 | 第36页 |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第36-37页 |
·指标类型的确定 | 第3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38页 |
·案例研究 | 第38-52页 |
·案例样区的选择 | 第38-39页 |
·案例地概况 | 第39-40页 |
·牧户脆弱性特征分析 | 第40-48页 |
·牧户脆弱性差异分析 | 第48-5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2-57页 |
·牧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4页 |
·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的差异 | 第52页 |
·指标权重的差异及政策启示 | 第52-54页 |
·案例地牧户脆弱性特征分析和区域差异 | 第54-55页 |
·牧户脆弱性总体特征和类型特征 | 第54页 |
·牧户脆弱性区域差异探析 | 第54-5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