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失地农牧民生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合作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研究设计 | 第15-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失地农牧民生存现状调查 | 第18-25页 |
·合作市概况 | 第18页 |
·合作市农牧民失地情况 | 第18-19页 |
·失地农牧民安置情况 | 第19-21页 |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情况 | 第19-20页 |
·房屋征收赔偿安置情况 | 第20-21页 |
·还林还草工程安置赔偿情况 | 第21页 |
·失地前后农牧民生活现状比较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合作市失地农牧民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第25-30页 |
·合作市失地农牧民面临的困境 | 第25-27页 |
·生计问题 | 第25页 |
·社会保障问题 | 第25-26页 |
·就业问题 | 第26页 |
·心理问题 | 第26-27页 |
·导致失地农牧民困境成因分析 | 第27-30页 |
·制度因素 | 第27-28页 |
·政府职能缺失 | 第28-29页 |
·自然条件的限制 | 第29页 |
·自身条件的限制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失地农牧民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30-36页 |
·建立责任型政府 | 第30-31页 |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 第31-32页 |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 第32-33页 |
·加强技能培训 | 第33-34页 |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 第34-35页 |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35页 |
·培育农牧村经济实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6-37页 |
·本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 第36页 |
·本文的研究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