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研究综述第12-13页
     ·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研究公共政策制定的文献综述第13-17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策制定系统分析框架第19-35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论第19-21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第19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第19-21页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要素构成第21-29页
     ·公共政策主体要素第21-23页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要素第23-27页
     ·公共决策机制要素第27-29页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要素的决定因素分析第29-35页
     ·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角色规范第29-31页
     ·利益集团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第31-32页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合法化第32-33页
     ·公共决策机制的合法化第33-35页
第3章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现状分析第35-44页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要素的现状分析第35-38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性机构主体及其利益分析第35-36页
     ·我国利益集团及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第36-38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要素的现状分析第38-39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程序正义第38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特点第38-39页
   ·我国公共决策机制要素的现状分析第39-44页
     ·我国公共决策机制改革创新的成就第39-41页
     ·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41-42页
     ·我国政府集体决策的现状特点第42页
     ·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第42-44页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存在的不足第44-54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第44-46页
     ·政府“内部性”问题第44-45页
     ·政策制定中的寻租与腐败第45-46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影响的非均衡性第46-48页
     ·利益集团发育的非均衡性第47-48页
     ·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性障碍第48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障碍第48-50页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法制化程度低第48-49页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程序正义原则的缺位第49-50页
     ·“内输入”特点对政策制定程序合法化的影响第50页
   ·我国公共决策机制存在的缺陷第50-54页
     ·听证制度存在的缺陷第50-51页
     ·政府集体决策制度的缺陷第51-52页
     ·公共决策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第52-54页
第5章 优化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路径分析第54-67页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第54-57页
     ·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第54-55页
     ·加快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第55-56页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效率第56-57页
     ·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行政精神第57页
   ·充分发挥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第57-61页
     ·构建利益集团公平博弈的法律平台第57-58页
     ·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第58-60页
     ·培育和引导我国利益集团的发展第60-61页
   ·加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建设第61-62页
     ·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法制化建设第61-62页
     ·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的民主化建设第62页
   ·加强与完善我国公共决策机制第62-67页
     ·建立健全公共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第62-63页
     ·构建科学民主的政府集体决策机制第63-64页
     ·健全与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第64-65页
     ·强化公共决策监督制衡机制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74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目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务员交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