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水丝蚓生态结构及毒性实验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 ·水丝蚓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7页 |
| ·水丝蚓简介 | 第14-15页 |
| ·水丝蚓常见种类简介 | 第15-17页 |
| ·生物指示作用 | 第17-20页 |
| ·生物的指示作用定义 | 第17页 |
| ·生物与水环境的关系 | 第17-18页 |
| ·生物指示作用的特点 | 第18页 |
| ·不同生物类群的水环境指示性 | 第18页 |
| ·生物指示性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富营养化的定义与分类 | 第20-25页 |
| ·富营养化的定义 | 第20页 |
| ·富营养化的分类 | 第20页 |
| ·富营养化的成因 | 第20-22页 |
| ·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22-24页 |
|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第2章 鸭绿江水丝蚓生态结构 | 第25-38页 |
| ·鸭绿江水域污染现状 | 第25-29页 |
| ·污染排放现状 | 第25-26页 |
| ·生活污染源 | 第26-27页 |
| ·农业面源 | 第27-28页 |
| ·污染的主要原因 | 第28页 |
|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28-29页 |
| ·采样点水质及水丝蚓采集 | 第29-31页 |
| ·采样点站位 | 第29-30页 |
| ·水样的采集 | 第30-31页 |
| ·大型底栖动物采集 | 第31页 |
| ·统计结果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8页 |
| ·鸭绿江富营养化水体的优势底栖生物 | 第33-34页 |
| ·富营养化与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第35-36页 |
| ·水丝蚓在重金属环境下的应变之道 | 第36-38页 |
| 第3章 乐果急性毒性实验 | 第38-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 ·药剂 | 第38-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水丝蚓急性毒性实验 | 第39页 |
| ·孔雀鱼急性毒性实验 | 第39页 |
| ·水丝蚓急性毒性实验乐果LD50值的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 ·结果 | 第40-42页 |
| ·乐果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作用 | 第40-41页 |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 ·中毒水丝蚓对孔雀鱼的毒性作用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8页 |
| ·水丝蚓的中毒症状类型 | 第42-43页 |
| ·有机磷对鱼类的毒性机理 | 第43-45页 |
|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放大 | 第45-46页 |
| ·有机污染物对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46-48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