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及其诗歌在唐代的接受与传播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相关研究状况介绍 | 第8-10页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孟浩然诗歌传播方式述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唐代诗歌“接受与传播”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孟浩然其人其诗中的主流传播媒介 | 第13-17页 |
第三节 孟浩然诗中游宴酬唱的传播方式 | 第17-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盛唐文人对孟浩然其人其诗的接受与传播 | 第22-40页 |
第一节 张子容:“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李白:“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王维:“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 第26-28页 |
第四节 杜甫:“清诗句句尽堪传” | 第28-31页 |
第五节 王士源:“骨貌淑清”、“匠心独妙” | 第31-33页 |
第六节 殷璠:“沦落明代”、“文彩丰茸” | 第33-34页 |
第七节 王昌龄、陶翰:“流落未遇” | 第34-37页 |
第八节 芮挺章:“风流婉丽”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中晚唐文人对孟浩然其人其诗的接受与传播 | 第40-56页 |
第一节 中唐文人对孟浩然其人其诗的接受与传播 | 第41-46页 |
第二节 晚唐文人对孟浩然其人其诗的接受与传播 | 第46-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附录 1 | 第56-58页 |
附录 2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