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对技术转移的研究近况 | 第12-14页 |
| ·国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近况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 第2章 论文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27页 |
| ·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特点 | 第17-19页 |
| ·科技成果的定义 | 第17页 |
|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 第17页 |
| ·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 第17-19页 |
|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第19-24页 |
| ·技术市场机制 | 第19-21页 |
| ·政府职能机制 | 第21页 |
| ·保障机制 | 第21-22页 |
| ·产学研结合机制 | 第22-24页 |
|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第24页 |
| ·论文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4-25页 |
| ·激励理论 | 第25页 |
| ·知识产权制度理论 | 第25-27页 |
| 第3章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现状 | 第27-28页 |
|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三方面问题 | 第28页 |
| ·制约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问题 | 第28-29页 |
| ·我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 第29-31页 |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欠佳 | 第31页 |
| ·从现象的存在看深层的机制问题 | 第31-33页 |
| 第4章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经验及对我省启示 | 第33-41页 |
|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分析 | 第33-37页 |
| ·建立宏观调控机制 | 第33-34页 |
| ·建立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投资机制 | 第34-35页 |
| ·建立企业参与机制 | 第35-36页 |
| ·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 第36页 |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 | 第36-37页 |
| ·对优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启示 | 第37-41页 |
| ·立法先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 | 第37-38页 |
| ·明确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责 | 第38-39页 |
| ·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 | 第39页 |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保障机制 | 第39-41页 |
| 第5章 优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 | 第41-67页 |
| ·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机制的建设 | 第41-46页 |
| ·完善我省技术市场的总体思路 | 第41-43页 |
| ·建立有效的技术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 第43-46页 |
|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环境 | 第46-51页 |
| ·建立政府引导型科技投入方式 | 第46-47页 |
| ·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 第47-48页 |
| ·政府与科技孵化基地 | 第48-49页 |
| ·政府与科技园 | 第49-51页 |
|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 第51-55页 |
| ·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 第51-53页 |
| ·资金保障制度 | 第53-54页 |
| ·成果评价制度 | 第54-55页 |
| ·强化产学研合作工作 | 第55-60页 |
| ·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第56-58页 |
| ·完善产学研机制以促进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 | 第58-60页 |
| ·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 第60-67页 |
| ·重视我省高技术企业的创业与成长 | 第60-63页 |
| ·积极创建“创新型企业” | 第63-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详细摘要 | 第74-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