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植物对干旱胁迫应答机制研究 | 第8页 |
·植物抗旱性的生理调节机制 | 第8-10页 |
·干旱与植物气孔运动 | 第8页 |
·干旱与植物代谢的关系 | 第8-9页 |
·渗透调节 | 第9页 |
·功能蛋白的调节 | 第9页 |
·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9页 |
·可溶性糖保护 | 第9-10页 |
·植物干旱胁迫信号的转导机制 | 第10-13页 |
·干旱胁迫信号的感受 | 第10-11页 |
·干旱胁迫信号的传递 | 第11页 |
·干旱胁迫诱导的基因表达及转录调控 | 第11-13页 |
·小麦抗旱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分析 | 第13-15页 |
·小麦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各种转化方法的应用前景展望 | 第14页 |
·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 | 第14-15页 |
·后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LEA 蛋白的性质 | 第15页 |
·LEA 蛋白的分类和结构 | 第15-16页 |
·LEA 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16-17页 |
·小麦抗旱基因工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17-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植物材料和菌株 | 第19页 |
·质粒载体 | 第19页 |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PCR 引物 | 第19-20页 |
·常用培养基 | 第20-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33页 |
·总 RNA 提取及质量鉴定 | 第22-23页 |
·总 RNA 的纯化 | 第23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3-27页 |
·cDNA 的获得及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TaLEA4 正义和反义基因植物表达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基因枪法遗传转化 | 第29-31页 |
·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 | 第31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基因 | 第31-33页 |
4. 结果和分析 | 第33-48页 |
·小麦根系中水分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33-40页 |
·RNA 质量检测及第一链的获得 | 第33页 |
·TaLEA4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3-36页 |
·TaRAB12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6-38页 |
·TaRAB56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TaRAB910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克隆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40-43页 |
·胁迫不同时期及其对照总 RNA 的提取 | 第40页 |
·TaLEA4 克隆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TaRAB56 基因在20%PEG6000 处理的小麦洛旱2 号和中国春中的表达分析 | 第41-42页 |
·TaRAB910 基因在100uM ABA 处理的小麦洛旱2 号和中国春中的表达分析 | 第42-43页 |
·TaRAB910 基因在150uM NaCl 处理后小麦洛旱2 号和中国春中的表达分析 | 第43页 |
·TaLEA4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43-48页 |
·TaLEA4 过表达和抑制表达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4页 |
·基因枪法遗传转化小麦 TaLEA4 植物表达载体阳性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 第44-46页 |
·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小麦 TaLEA4 过表达和抑制表达阳性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 第46页 |
·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水稻阳性植株的获得和 PCR 检测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中基因克隆和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48页 |
·克隆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和抗旱分子机理探讨 | 第48-49页 |
·TaLEA4 过量和抑制表达基因在小麦和水稻中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