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3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文献回顾与评论 | 第17-27页 |
·关于方法论和基本假设 | 第17-19页 |
·关于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关系的一般理论 | 第19-21页 |
·关于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关于企业理论 | 第22-26页 |
·关于国家理论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方法论 | 第27-33页 |
·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27-32页 |
·方法论 | 第32-33页 |
·本论文思考、解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9页 |
·本论文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本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方法论和基本假设 | 第39-59页 |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 第39-45页 |
·基本假设 | 第45-59页 |
·效用最大化 | 第46-48页 |
·有限理性 | 第48-50页 |
·机会主义 | 第50-52页 |
·交易成本 | 第52-59页 |
第三章 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一般理论 | 第59-102页 |
·科斯理论 | 第59-68页 |
·相互性理论 | 第59-62页 |
·科斯第一定理 | 第62-66页 |
·科斯第二定理 | 第66-68页 |
·效率理论 | 第68-75页 |
·共有产权的非效率论 | 第75-84页 |
·共有产权的内涵 | 第76-77页 |
·共有产权导致效率缺乏的机理 | 第77-84页 |
·私有产权效率论 | 第84-91页 |
·私有产权的内涵 | 第85-87页 |
·私有产权促进效率的机理 | 第87-91页 |
·产权安排的规范主张 | 第91-102页 |
·产权非绝对论 | 第91-96页 |
·有效率产权制度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96-102页 |
第四章 自由市场的效率性理论 | 第102-158页 |
·市场的制度观 | 第103-109页 |
·市场是一种制度 | 第103-104页 |
·市场是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竞争方式 | 第104-106页 |
·自由市场是确保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实用的方法 | 第106-108页 |
·自由市场不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机制 | 第108-109页 |
·市场交易理论 | 第109-117页 |
·对康芒斯交易理论的继承与批评 | 第109-114页 |
·三个基本观点 | 第114-117页 |
·市场价格功能与产权 | 第117-124页 |
·价格是个人的事情 | 第118-119页 |
·有效价格“唯一地与私有产权联系” | 第119-124页 |
·对市场失灵理论的异议 | 第124-158页 |
·关于外部性 | 第125-135页 |
·关于垄断 | 第135-146页 |
·关于公共物品 | 第146-158页 |
第五章 关于自由企业的基本观念 | 第158-185页 |
·企业的本质 | 第158-169页 |
·科斯的观点 | 第159-160页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观点 | 第160-163页 |
·詹森和马克林的观点 | 第163-165页 |
·威廉姆森的观点 | 第165-167页 |
·哈特、格罗斯曼和摩尔的观点 | 第167-169页 |
·对企业存在的解释 | 第169-185页 |
·狭义制度成本比较法的解释 | 第170-174页 |
·广义制度成本比较法的解释 | 第174-179页 |
·人性的现实才是作为“制度”的企业的存在基础 | 第179-185页 |
第六章 自由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理论:论证有形之手约束的经济合理性 | 第185-233页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剩余索取权思想 | 第186-192页 |
·对“偷懒”的必然存在性的证明 | 第186-189页 |
·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理论 | 第189-192页 |
·哈特、格罗斯曼和摩尔的剩余控制权思想 | 第192-203页 |
·对合约不完全性的证明 | 第192-195页 |
·对泰勒尔和马斯金的“不可描述性不相关”定理的批评 | 第195-198页 |
·物质资产剩余控制权的配置理论 | 第198-203页 |
·艾斯沃伦等人对资本雇佣劳动现象的解释 | 第203-221页 |
·对资本雇佣劳动现象的两种解释:权力论和效率论 | 第203-206页 |
·艾斯沃伦和科特沃尔的“有限责任”解释 | 第206-212页 |
·道的“资本沉落成本”解释 | 第212-215页 |
·汉斯曼的总成本解释 | 第215-221页 |
·威廉姆森的等级控制结构思想 | 第221-233页 |
·对“控制损失的累积效应”的存在性的证明 | 第221-225页 |
·对治理结构从 U型向 M型转变的解释 | 第225-233页 |
第七章 自由公司制企业理论:揭示理性无形之手约束的普遍存在性 | 第233-290页 |
·对伯利和米恩斯理论的批评 | 第234-245页 |
·伯利和米恩斯的“实质性分离”和“过时”论 | 第234-236页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实质性分离”论的批评 | 第236-238页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过时”论的批评 | 第238-245页 |
·对公司制企业所有权的结构与具体权利特征的经济解释 | 第245-262页 |
·对所有权结构的经济解释 | 第245-255页 |
·对所有权具体权利安排的经济解释 | 第255-262页 |
·关于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思想 | 第262-279页 |
·决策体制论 | 第262-266页 |
·股票市场论 | 第266-268页 |
·接管论 | 第268-273页 |
·大股东论 | 第273-274页 |
·债务论 | 第274-279页 |
·对国家管制政策的批评 | 第279-290页 |
·对三个管制政策的批评 | 第279-283页 |
·对管制政策的一般态度 | 第283-290页 |
第八章 产权自由企业的效率性理论 | 第290-325页 |
·确保企业效率之条件的复杂性 | 第290-303页 |
·哈特思想受到的批评 | 第291-297页 |
·阿洪和泰勒尔关于“组织中的正式与实际权力”的思想 | 第297-301页 |
·企业产权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第301-303页 |
·事前了解确保企业效率之条件的不可能性 | 第303-315页 |
·从“不确定性”到“企业家能力”:奈特的思想 | 第304-307页 |
·从“理性的限度”到“组织认同”:西蒙的思想 | 第307-309页 |
·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到确保企业效率之条件的不可预知性:阿尔钦的思想 | 第309-315页 |
·正利润生存准则对于产权自由企业的内生性 | 第315-325页 |
·私人所有权制度的产权性质 | 第316-317页 |
·私人所有权制度下人的经济行为特性 | 第317-318页 |
·产权自由企业的特性 | 第318-320页 |
·人普遍偏好正利润的必然性 | 第320-325页 |
第九章 产权不自由企业的非效率性理论 | 第325-357页 |
·对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的批评 | 第326-338页 |
·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 | 第326-331页 |
·富鲁博顿等人对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的批评 | 第331-338页 |
·不自由产权安排对企业行为的负面效应 | 第338-357页 |
·否定个人排他性的剩余控制权的负面效应 | 第338-343页 |
·否定永久性的个人的可自由转让的剩余索取权的负面效应 | 第343-357页 |
第十章 国家理论 | 第357-400页 |
·规范的国家理论 | 第358-375页 |
·国家行为的合效率性质 | 第358-364页 |
·国家行为的反效率性质 | 第364-370页 |
·国家行为的理想边界 | 第370-375页 |
·实证的国家理论 | 第375-400页 |
·国家的性质 | 第376-381页 |
·国家“悖论”及其解释 | 第381-385页 |
·国家“悖论”的根源及其超越 | 第385-400页 |
第十一章 结论 | 第400-413页 |
·对经济制度变革现象的产权解释 | 第400-401页 |
·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 | 第401-403页 |
·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普遍现实性 | 第403-410页 |
·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意义 | 第410-413页 |
参考文献 | 第413-429页 |
后记 | 第429-4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