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末至民初山东科宦家族的发展与转型--以临沂大店庄氏为例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绪论第12-20页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途径第12-13页
 二 学术史综述第13-16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20页
第一章 大店庄氏家族的发展历程第20-46页
 一 大店的地理与历史第20-22页
 二 大店庄氏的家族渊源第22-25页
 三 明末清初大店庄氏家族的崛起第25-31页
  (一) 崛起的社会背景第25-27页
  (二) 崛起期的代表人物——庄谦、庄调之第27-30页
  (三) 家业初兴第30-31页
 四 清代前期大店庄氏家族的沉寂第31-34页
  (一) 百年的沉寂第31页
  (二) 沉寂的原因第31-33页
  (三) 沉寂的背后第33-34页
 五 清代中后期大店庄氏家族的复兴第34-37页
  (一) 复兴期的代表人物——庄瑶、庄锡级第35-37页
  (二) 复兴气象第37页
 六 清代末期大店庄氏家族的发展第37-46页
  (一) 发展期的代表人物——庄余珍、庄陔兰第38-41页
  (二) 发展气象第41-46页
第二章 大店庄氏:科宦家族地位的确立第46-68页
 一 大店庄氏科宦家族地位的确立第46-54页
 二 大店庄氏科宦家族的成因第54-65页
  (一) 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第54-55页
  (二) 勤俭持家、孝悌睦族、乐善好施的家族品质第55-58页
  (三) 一脉相承的家族文化第58-63页
  (四)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为官理念第63-64页
  (五) 宽广的社会交际与家族联姻第64-65页
 三 与山东其他科宦家族成因的比较第65-68页
第三章 清末民初大店庄氏家族的转型第68-81页
 一 转型的社会背景第68-72页
  (一) 国家主权的沦丧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第68页
  (二) 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起步第68-69页
  (三) 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69-70页
  (四)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教育的兴起第70-71页
  (五) 传统“四民”社会结构的终结与近代社会阶层的重构第71页
  (六) 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根深蒂固与近代社会对家族制度的批判第71-72页
 二 转型的表现与结果第72-78页
  (一) 族人身份的变化第72-75页
  (二) 族人受教育的方式与学习内容的变化第75-76页
  (三) 家族结构的变化第76-77页
  (四) 家族居住地的变化第77-78页
 三 转型的特点第78-79页
 四 转型的意义第79-81页
第四章 从大店庄氏看家族与社会的关系第81-94页
 一 大店庄氏对当地社会的影响第81-88页
  (一) 积极影响第81-86页
  (二) 消极影响第86-87页
  (三) 大店庄氏家族的历史地位第87-88页
 二 从大店庄氏看家族与社会的关系第88-94页
  (一) 一致性:家国同构同存,相互促进第89-92页
  (二) 矛盾性:家族势力强大,称霸一方第92页
  (三) 同步性与非同步性:家族的盛衰不一定等同于国家的盛衰第92-94页
附录一 大店庄氏简明世系表第94-95页
附录二 大店庄氏图片选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轼“自我超越”的人文精神初探
下一篇:宋朝的高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