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微细电解加工的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 ·电解加工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直流电解加工的原理 | 第19-20页 |
| ·电解加工的优点及缺点 | 第20-21页 |
| ·微细电解加工机理 | 第21-25页 |
| ·微细电解加工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 ·影响微细电解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22-25页 |
| ·高频、窄脉冲微细电解加工的机理 | 第25-31页 |
| ·高频、窄脉冲电源 | 第25页 |
| ·脉冲微细电解加工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 ·理化特性的改善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本章小节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电容模型和压力波模型的微细电解加工机理研究 | 第33-59页 |
| ·电极过程 | 第33-34页 |
| ·基于电容模型的微细电解加工机理研究 | 第34-51页 |
| ·电极电位的产生、界面双电层 | 第34-36页 |
| ·电极的极化 | 第36-37页 |
| ·电解加工中的间隙 | 第37-39页 |
| ·间隙的电容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 ·基于电容模型的极间间隙模拟及分析 | 第43-48页 |
| ·基于电容模型的反向电流分析 | 第48-49页 |
| ·基于电容模型的加工定域性分析 | 第49-50页 |
| ·基于电容模型的极间间隙极值分析与电容模型的适用条件 | 第50-51页 |
| ·基于压力波模型的微细电解加工机理研究 | 第51-58页 |
| ·析气电极 | 第51页 |
| ·电解析气产生的物理过程 | 第51页 |
| ·析气反应产生的影响 | 第51页 |
| ·气泡对流场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压力波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压力波数值模拟 | 第54-58页 |
| ·本章小节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工艺实验 | 第59-71页 |
| ·加工实验装置 | 第59-61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61-63页 |
| ·电解加工实验 | 第63-69页 |
| ·实验条件 | 第63页 |
| ·对刀和初始间隙的确定 | 第63页 |
| ·电压对侧面间隙、底面间隙的影响 | 第63-65页 |
| ·脉冲频率对侧面间隙、底面间隙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占空比对侧面间隙、底面间隙的影响 | 第67-68页 |
| ·阳极阻容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68-69页 |
| ·本章小节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