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 中日之间存在的环境问题 | 第8-12页 |
| ·酸雨问题 | 第8-9页 |
| ·沙尘暴问题 | 第9-10页 |
| ·海洋污染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中日环境合作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24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潜伏阶段 | 第12-13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产生阶段 | 第13-14页 |
| ·中日环保合作的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内容 | 第15-22页 |
| ·中日双边环境合作 | 第15-19页 |
| ·区域环境合作 | 第19-21页 |
| ·国际环境合作 | 第21-22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特点 | 第22-24页 |
| ·中日环境合作具有稳定性 | 第22页 |
| ·日本资助中国改善环境 | 第22-23页 |
| ·中日民间环境合作的作用至关重要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中日环境合作的动因分析 | 第24-28页 |
| ·外部动力 | 第24-25页 |
| ·国际局势的不断缓和为中日环境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第24页 |
| ·国际环保浪潮为中日环境合作提供了推动力 | 第24-25页 |
| ·区域环境状况恶化产生的内在要求 | 第25页 |
| ·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中日环境合作奠定了基础 | 第25页 |
| ·内部动力 | 第25-28页 |
| ·中日在环境合作方面有共同的利益需求 | 第25-26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 | 第26-27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符合两国外交需要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中日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 第28-34页 |
| ·中日环境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 第28页 |
| ·两国存在南北矛盾 | 第28页 |
| ·中日之间一些冲突尚未解决 | 第28-29页 |
| ·日本向中国转移环境灾害 | 第29页 |
| ·日本以环保为名设置贸易壁垒 | 第29-30页 |
| ·中国的对策 | 第30-34页 |
| ·在中日环境合作中坚持原则和立场 | 第30页 |
| ·中国应发挥更加积极主动地作用 | 第30-31页 |
| ·注重合作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 第31页 |
| ·积极推动中日民间环境合作的发展 | 第31页 |
| ·努力解决好自身的环境问题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中日环境合作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 第34-38页 |
| ·中日环境合作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 ·有利于两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 第34页 |
| ·拓宽了中日关系的领域 | 第34-35页 |
| ·有利于中日两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 第35页 |
| ·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 第35页 |
| ·中日环境合作的发展趋势 | 第35-38页 |
| ·与政治关系相互影响加深 | 第35-36页 |
| ·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 | 第36页 |
| ·市场化趋势明显 | 第36页 |
| ·民间环境外交与合作成为重要补充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注释 | 第40-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