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21页
 1.“人虎母题”概念的界定第9-12页
 2.研究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12-15页
 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第15-18页
 4.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18-21页
1 汉以前“人虎母题”图像模式的流变及其折射的时代风貌第21-35页
   ·“人虎母题”图像的符号隐喻机制第21-22页
     ·“人虎母题”图像是文化符号第21-22页
   ·“人虎母题”图像的渊源第22-26页
     ·史前时期第22-23页
     ·夏商周时期第23-26页
   ·“人虎母题”图像折射的时代风貌第26-34页
     ·“人虎母题”图像的流变第26-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2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形制划分及时代特征第35-57页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时代流变及特征第35-42页
     ·西汉前期——西汉中期:继承与发展第35-36页
     ·西汉晚期——新莽时期:过渡第36-37页
     ·东汉时期:转型第37-42页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形制划分第42-55页
     ·角牴田猎第43-50页
     ·纳福辟凶第50-53页
     ·升仙长生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3 “臣服”与“抗争”——两汉时期时人对“虎”的情感心理显现第57-67页
   ·自然属性第57-62页
     ·英武权威第57-59页
     ·祸害人畜第59-62页
   ·文化属性第62-64页
     ·引魂升仙第62-63页
     ·纳福辟邪第63-64页
   ·汉朝人对虎的情感特征——“臣服”与“抗争”交融互渗的矛盾心理展现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题材与时代投影第67-82页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之现实题材第67-78页
     ·角牴田猎类——尚武情怀的舒张第67-78页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之幻想题材第78-81页
     ·纳福辟凶类——鬼神观念的彰显第78-79页
     ·升仙长生类——游仙思想的放飞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5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审美意识第82-87页
   ·襟怀广阔的包容精神第82-83页
     ·百川归海的艺术情怀第82页
     ·天人和谐的博大亲和第82-83页
   ·自由奔放的情感意趣第83-86页
     ·蓬勃向上的创作激情第83-84页
     ·潇洒自信的精神主旨第84-85页
     ·生生不息的人生赞歌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研习期间成果概况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书画潜市场研究
下一篇:20世纪40年代走进甘新地区的中国油画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