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 公司治理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及文献回顾 | 第15-33页 |
·公司治理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含义的界定 | 第15-19页 |
·公司治理 | 第15-17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17-19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2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 | 第21-24页 |
·显示公司的价值和竞争力 | 第21-22页 |
·降低公司的诉讼成本 | 第22页 |
·获取稀缺资本 | 第22-23页 |
·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 第23页 |
·实行股票激励 | 第23-24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4-25页 |
·美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4-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5页 |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 | 第25-33页 |
·境外研究 | 第25-28页 |
·国内研究 | 第28-30页 |
·文献回顾对本文的启示 | 第30-33页 |
2. 研究设计 | 第33-42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3-37页 |
·流通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3页 |
·国家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3-34页 |
·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4页 |
·股权集中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4-35页 |
·董事会构成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5页 |
·审计委员会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5-36页 |
·两职兼任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6页 |
·监事会人数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6-37页 |
·研究变量的说明 | 第37-40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37-38页 |
·解释变量 | 第38页 |
·控制变量 | 第38-40页 |
·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1-42页 |
3. 研究过程和结论 | 第42-5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5页 |
·各变量的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的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6-52页 |
·回归结果 | 第46-48页 |
·假设分析 | 第48-52页 |
4. 建立和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52-59页 |
·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 | 第52-53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3-55页 |
·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 | 第55-56页 |
·完善监事会制度 | 第56-57页 |
·鼓励并保护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57-58页 |
·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 | 第58-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附录1 | 第63-64页 |
附录2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