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住区院落空间--将庭院要素引入邻里空间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引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我国住区邻里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对传统家园的怀念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住区院落空间的提出第12-13页
     ·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过程第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13-15页
     ·关于传统庭院的借鉴应用的研究第13-14页
     ·关于住区邻里交往空间的研究第14-15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5-17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论文研究的简要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中国传统庭院空间阐释第17-36页
   ·传统庭院空间概述第17-20页
     ·“庭院”与“庭院空间”的概念界定第17页
     ·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7-18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构成方式第18-19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布局第19-20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特征分析第20-24页
     ·居住型庭院空间第20-21页
     ·宫殿型庭院空间第21-22页
     ·园林型庭院空间第22-23页
     ·宗教型庭院空间第23-24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文化表现第24-27页
  1、虚实品质第24-25页
  2、曲径通幽品质第25-26页
  3、以小见大品质第26页
  4、和谐品质第26-27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第27-35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实体构成要素分析第27-30页
     ·传统庭院空间的意境构成要素分析第30-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住区邻里空间特征分析第36-55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研究依据第36-41页
     ·住区的概念第36页
     ·交往及其相关概念第36-38页
     ·邻里及其相关概念第38-40页
     ·论文研究的依据第40-41页
   ·城市社区邻里理论的演进过程第41-45页
   ·住区邻里交往的特征分析第45-50页
     ·交往心理特征第45-46页
     ·交往行为特征第46-49页
     ·交往文化特征第49-50页
   ·住区邻里空间的特征第50-54页
  1、领域性第50-51页
  2、层次性第51-52页
  3、休闲型第52-53页
  4、功能的多样复合性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将庭院要素引入邻里空间第55-64页
   ·传统庭院要素引入的必要性第55-56页
   ·传统礼制文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第56-57页
   ·传统庭院要素的引入第57-63页
     ·引入的方式—转化第57页
     ·空间维度的转化第57-58页
     ·空间比例尺度的转化第58-59页
     ·实体构成要素的转化第59-61页
     ·意境构成要素的转化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重建邻里和谐的院落空间第64-91页
   ·现代居住生活与邻里交往第64-65页
   ·当前住区院落空间所存在的问题第65-66页
   ·现代住区院落空间的营造方法第66-90页
     ·社区文化建设第66-72页
     ·空间调节对交往行为的促进第72-83页
     ·交往意境的创造第83-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结语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图录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研究--基于上海地区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