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 第9-17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概况 | 第9-12页 |
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 | 第9-10页 |
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 | 第12-17页 |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 第12-14页 |
二、社会各群体对户籍制度的看法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公民权利保护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 第17-24页 |
一、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公民生存权 | 第18-19页 |
二、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平等权 | 第19-21页 |
三、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迁徙自由权 | 第21-23页 |
四、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受教育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与公民其他权利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户籍制度比较研究 | 第27-33页 |
第一节 登记制度相似,迁移制度不同 | 第27-30页 |
一、韩国户籍制度概述 | 第28页 |
二、日本户口管理制度概述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户籍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法律完善 | 第33-51页 |
第一节 制定相关户籍法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用居民身份证代替城乡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 第34-37页 |
一、如何实施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二、实行居民身份证管理的主要难题 | 第35-36页 |
三、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践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户籍制度与相关法律完善 | 第37-42页 |
一、从收容遣送看户籍制度 | 第37-40页 |
二、户籍制度相关法规配套措施实施情况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推进《户籍法》的出台 | 第42-44页 |
一、加快立法进程,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 第42-43页 |
二、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角色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废除户籍制度的时间表 | 第44-48页 |
一、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制度的不同看法 | 第44-46页 |
二、户籍制度与农民权益保护 | 第46-47页 |
三、改革户籍制度的步骤构想 | 第47-48页 |
第六节 从上海户籍新政看户籍改革 | 第48-51页 |
一、上海户籍制度内容 | 第48-49页 |
二、其他省市户籍制度改革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 第51-62页 |
第一节 城乡贫富差距与二元户籍法律制度的关联 | 第51-54页 |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着手点 | 第51-53页 |
二、户籍制度与市场化协调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54-56页 |
第三节 提高户籍管理的运行效率 | 第56-57页 |
第四节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建议 | 第57-58页 |
第五节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流程建议 | 第58-62页 |
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渐进有序,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 | 第58-59页 |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 | 第59页 |
三、 “尽快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特权,还户籍制度人口管理的本色。” | 第59-60页 |
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从当前单一的行政性控制向行政性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转变。 | 第60-61页 |
五、户籍制度改革,意味着与之相连的制度要进行配套改革。 | 第61页 |
六、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