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1-12页 |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 | 第12-14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 | 第12页 |
·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 | 第12-13页 |
·简单序列重复(SSR) | 第13页 |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 | 第13页 |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 第13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第14-19页 |
·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鉴定 | 第14-15页 |
·指纹图谱及种质鉴定 | 第15-16页 |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 | 第16-17页 |
·基因标记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8-19页 |
·梨黑星病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第20页 |
·病原菌的生理分化 | 第20页 |
·梨黑星病抗性机制 | 第20-21页 |
·抗黑星病遗传规律 | 第21页 |
·抗黑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31页 |
·梨黑星病的接种及抗性鉴定 | 第23-24页 |
·基因组 DNA 的制备 | 第24-25页 |
·近等基因池的构建 | 第25页 |
·AFLP 分析体系 | 第25-29页 |
·SRAP 分析体系 | 第29-3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梨黑星病抗性鉴定 | 第31页 |
·不同时期梨基因组 DNA 的质量 | 第31-32页 |
·AFLP 标记的研究 | 第32-35页 |
·亲本对引物的筛选 | 第32页 |
·BSA 基因池对引物的筛选 | 第32-34页 |
·标记连锁性验证 | 第34页 |
·AFLP 分子标记的定位 | 第34-35页 |
·SRAP 标记的研究 | 第35-38页 |
·SRAP 正交体系的优化 | 第35-36页 |
·SRAP 反应体系稳定性检测结果 | 第36页 |
·梨种间及种内 SRAP 多态性检测 | 第36-37页 |
·BSA 基因池对引物的筛选 | 第37页 |
·标记连锁性验证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1页 |
·不同采样时期提取的 DNA 对 AFLP 的影响 | 第38页 |
·梨黑星病抗性遗传的分析 | 第38-39页 |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梨 SRAP 体系 | 第39页 |
·SRAP 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39-40页 |
·AFLP 连锁标记的分析 | 第40页 |
·工作展望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A | 第47-49页 |
附录 B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