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研究 | 第11-15页 |
| ·国外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外高校人力资本研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实物期权、复合实物期权研究 | 第15-22页 |
| ·国外实物期权、复合实物期权研究 | 第15-19页 |
| ·国内实物期权、复合实物期权研究 | 第19-22页 |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创新点 | 第2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第2章 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理论基础 | 第26-44页 |
| ·人力资本的定义 | 第26-27页 |
| ·人力资本的性质与特点 | 第27-29页 |
| ·人力资本价值 | 第29-33页 |
| ·人力资本的价值构成 | 第29-31页 |
| ·人力资本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 ·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 | 第33-43页 |
| ·成本评估法 | 第33-37页 |
| ·收益评估法 | 第37-41页 |
| ·市场评估法 | 第41-42页 |
| ·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 | 第44-60页 |
| ·实物期权的定义 | 第44页 |
| ·实物期权的分类 | 第44-46页 |
| ·等待期权 | 第45页 |
| ·增长期权 | 第45页 |
| ·柔性期权 | 第45-46页 |
| ·学习期权 | 第46页 |
| ·退出期权 | 第46页 |
| ·实物期权的性质 | 第46-48页 |
|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物期权分析 | 第48-55页 |
| ·人力资本实物期权特性 | 第48-50页 |
| ·人力资本中的风险因素 | 第50-52页 |
| ·人力资本管理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 | 第52-55页 |
| ·人力资本价值 BLACK-SCHOLES 定价模型 | 第55-59页 |
|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的推导 | 第55-57页 |
| ·人力资本价值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4章 高校人力资本的价值分析 | 第60-76页 |
| ·高校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点 | 第60-63页 |
| ·高校人力资本的内涵 | 第60页 |
| ·高校人力资本的特点 | 第60-63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确认 | 第63-65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分析 | 第63-64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64-65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计算方法 | 第65-69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货币计量法 | 第66-68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非货币计量法 | 第68-69页 |
| ·实物期权下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 | 第69-75页 |
| ·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的必要性 | 第69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的波动率的估计 | 第69-74页 |
| ·高等院校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案例分析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5章 平行复合实物期权在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 第76-90页 |
| ·高校人力资本评价的意义 | 第76页 |
| ·动态规划理论 | 第76-77页 |
|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 第76-77页 |
| ·动态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 | 第77页 |
| ·不完全信息下平行复合实物期权的定价研究 | 第77-86页 |
| ·前提假设和定性分析 | 第78-82页 |
| ·平行复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建立 | 第82-86页 |
| ·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案例分析 | 第86-89页 |
| ·案例描述 | 第86-87页 |
| ·案例求解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