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养老保险 | 第13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 | 第13-14页 |
·社会保障公平理论 | 第14-15页 |
·社会保障适度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17-26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艰难起步 | 第17-19页 |
·制度的分散性和地方性 | 第17-18页 |
·缺乏法律的保障 | 第18页 |
·参与者缺乏热情 | 第18-19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已有模式 | 第19-21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已有模式的比较 | 第21-26页 |
·制度价值理念的比较 | 第21页 |
·制度有效性的比较 | 第21-22页 |
·制度适应性的比较 | 第22-23页 |
·制度可持续性的比较 | 第23-24页 |
·SWOT综合比较 | 第24-26页 |
第4章 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必要性及其难点 | 第26-32页 |
·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26页 |
·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26-27页 |
·克服农村土地和子女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的需要 | 第27页 |
·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第27页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 第27-28页 |
·国家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新制度的设计 | 第28-30页 |
·降低缴费率 | 第28-29页 |
·规定转移接续制度 | 第29页 |
·明确待遇计发水平 | 第29-30页 |
·建立全国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 | 第30页 |
·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新制度的难点 | 第30-32页 |
·农民工身份界定不明确 | 第30-31页 |
·基金统筹层次低 | 第31页 |
·转移接续操作规定不明确 | 第31-32页 |
第5章 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新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2-37页 |
·加强对新制度的宣传力度 | 第32页 |
·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监督 | 第32-33页 |
·加快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 | 第33页 |
·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 | 第33-34页 |
·配套措施建设 | 第34-37页 |
·改革我国户籍制度 | 第34页 |
·推进农村土地转让制度改革 | 第34-35页 |
·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 | 第35页 |
·突破农民工必须有正式工作才能参保的束缚 | 第35-36页 |
·提供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法律支持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