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菌、青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控病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1 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 第10-13页 |
|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病原及症状特点 | 第10-11页 |
| ·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病原及症状特点 | 第11-12页 |
| ·烟草青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概况 | 第12-13页 |
| 2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第13-16页 |
| ·放线菌的生防作用 | 第14-15页 |
| ·放线菌的生防机理 | 第15-16页 |
| 3 放线菌的分类研究 | 第16-22页 |
| ·放线菌在微生物系统学中的地位 | 第16-17页 |
| ·放线菌的分类方法 | 第17-22页 |
| 引言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 第24-32页 |
| 1 材料 | 第24页 |
| ·土壤样品 | 第24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 ·土样的采集及处理 | 第24-25页 |
| ·放线菌的分离 | 第25页 |
| ·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 | 第25页 |
| ·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 第25-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分离结果 | 第26-27页 |
| ·拮抗菌的初筛结果 | 第27-28页 |
| ·拮抗菌的复筛结果 | 第28-29页 |
| 4 讨论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的温室控病 | 第32-40页 |
| 1 材料 | 第32-33页 |
| ·供试病原菌及待测菌 | 第32页 |
| ·烟草品种 | 第32页 |
| ·培养基 | 第32页 |
| ·Honglands 营养液配方 | 第32-3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 ·烟苗的培育 | 第33页 |
| ·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温室控病测定 | 第33-34页 |
| ·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的温室控病测定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 ·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温室防效 | 第35-36页 |
| ·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温室防效 | 第36-37页 |
| 4 讨论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拮抗放线菌的鉴定及拮抗活性研究 | 第40-64页 |
| 1 材料 | 第40-43页 |
| ·供试菌株 | 第40页 |
| ·培养基 | 第40-41页 |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1-4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 第43页 |
| ·革兰氏染色 | 第43-44页 |
| ·生理生化测定 | 第44页 |
|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44-46页 |
| ·拮抗代谢产物分析 | 第46-4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62页 |
| ·供试菌株在鉴定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 第47-51页 |
| ·菌丝体及孢子链特征结果 | 第51-52页 |
| ·革兰氏染色与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 第52-53页 |
| ·16S rDNA 片段扩增测序及比对结果 | 第53-61页 |
| ·菌株的分类鉴定 | 第61-62页 |
| ·供试菌拮抗代谢产物分析 | 第62页 |
| 4 讨论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1 小结 | 第64-65页 |
| 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附图 | 第74-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