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 第13-14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 | 第20-32页 |
一、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的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一) 理论依据:公共危机管理的供给主体与成本补偿 | 第20-22页 |
(二) 现实依据: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经费保障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22-25页 |
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经验解析 | 第25-32页 |
(一) 重视危机前的预防投入,提高公民的应急能力 | 第25-26页 |
(二) 建立公私合作的危机治理机制 | 第26-28页 |
(三) 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 第28-32页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成本构成与成本特性分析 | 第32-42页 |
一、公共危机管理成本的界定 | 第32页 |
二、公共危机管理总成本构成分析 | 第32-36页 |
(一) 危机管理成本构成分析 | 第33-35页 |
(二) 危机损失构成分析 | 第35-36页 |
三、公共危机管理总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2页 |
(一) 公共危机的性质 | 第37页 |
(二) 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 第37-39页 |
(三) 社会的危机意识 | 第39-40页 |
(四) 危机管理的可期待收益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模型 | 第42-53页 |
一、阶段性成本分担模型 | 第42-48页 |
(一) 两种公共危机管理模型 | 第42-45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性成本分担模型 | 第45-46页 |
(三) 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二、主体间的成本分担 | 第48-53页 |
(一) 成本分担主体的界定 | 第48-49页 |
(二) 有明确责任主体的公共危机成本分担 | 第49-50页 |
(三) 没有明确责任主体的公共危机成本分担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机制的策略选择 | 第53-62页 |
一、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机制的指导原则 | 第53-57页 |
(一) 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前倾原则 | 第53-54页 |
(二) 政府负担为主,社会共担、个人分担相结合,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原则 | 第54-55页 |
(三) 按责任、能力和收益大小来确定主体间分担成本的原则 | 第55-57页 |
二、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分担机制的具体策略 | 第57-62页 |
(一) 完善财政应急机制 | 第57-58页 |
(二) 明确各危机主体的成本责任 | 第58-59页 |
(三) 加快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 | 第59-60页 |
(四)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规范危机成本的分担方式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