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EVA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预期创新点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与特点 | 第23-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概念及认定标准 | 第23-24页 |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 | 第23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 第23-24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 第24-25页 |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 第24页 |
·高成本特性 | 第24页 |
·高收益特性 | 第24-25页 |
·资产的成本费用与其获利能力不对称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现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价方法分析 | 第26-33页 |
·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26-30页 |
·成本法(资产加和法) | 第26-27页 |
·市场法(相对估价法) | 第27-28页 |
·收益法 | 第28-30页 |
·三种方法综合比较 | 第30页 |
·现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不足 | 第30-31页 |
·成本法、市场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不足 | 第30-31页 |
·收益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不足 | 第31页 |
·现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足 | 第31页 |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提出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EVA 理论分析 | 第33-36页 |
·EVA 理论基础 | 第33页 |
·EVA 的概念 | 第33-34页 |
·EVA 的计算模型及相关调整方法分析 | 第34-35页 |
·EVA 的计算模型 | 第34页 |
·EVA 的相关调整方法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36-44页 |
·构建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36页 |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构建流程 | 第36-38页 |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前提及假设 | 第38页 |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及调整 | 第38-41页 |
·基于 EVA 的企业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8-39页 |
·经济增加值现值的确定 | 第39-40页 |
·基于 EVA 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与折现现金流量评价模型 | 第40-41页 |
·EVA 的调整和确定 | 第41-42页 |
·研发费用的处理 | 第41-42页 |
·税收优惠的价值处理 | 第42页 |
·折现率的确认 | 第42-43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 第42-43页 |
·累加法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基于 EVA 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案例 | 第44-49页 |
·案例背景 | 第44-45页 |
·运用传统方法评价企业价值 | 第45-46页 |
·基于 EVA 的价值评估方法 | 第46-47页 |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第46页 |
·计算预期 EVA | 第46-47页 |
·EVA 现值的评估 | 第47页 |
·基于 EVA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 第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